近日,在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全国水科技大会上,“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友好湿地案例”,为我国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福田实践经验。
自2015年12月28日开园以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果显著。在科学监测上,公园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借助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通过设置植被样方分析植物物候与演替,记录到小灵猫、豹猫等哺乳动物在园内活动,为保育工作筑牢数据根基。
在生态修复环节,公园持续开展红树林湿地无瓣海桑治理及湿地修复,有效遏制外来植物扩散,改善海绵城市示范区等区域,构建起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如今,园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6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2种,黑脸琵鹭最多时达33只,与游人近距离接触。
在探索生物多样性友好公园建设上,公园研发生物多样性友好路灯并安装,落实防鸟撞贴纸等措施,还总结形成生物多样性管养指南,成功获评广东省“湿地公园 +”试点建设名录。
此外,公园常年开展“福田行生态游”、红树林故事会等特色科普宣教活动,让中小学生能在趣味体验中化身红树讲解员等角色,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近10年间,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不仅是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更见证了市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