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纷至沓来,抢滩宝安,布局未来。(资料图片)
3月底,“中国创新百强区”与“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接连发布,宝安在前一榜单连续四年稳居亚军,在后一榜单位列全国第四。
两大榜单均以“创”字打头,分别聚焦创新能力与资本活力,构建起区域竞争力的立体坐标系。在两大榜单均位列前茅,也意味着宝安经受住了创新与创投的双重审视,得到了创新创业者、企业与资本的多重认可。
解码“双榜”
创新与创投的双重视角
“中国创新百强区”与“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两大榜单,分别出自赛迪顾问与投中研究院。同为国内权威知名智库,但赛迪与投中聚焦的领域各有侧重——
赛迪,产业研究范围较广。长期围绕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物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数字经济、“双碳”经济、消费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出品的“科创之星百强”“科创小巨人百强”“独角兽百强”等榜单,各个赫赫有名。
投中,聚焦新经济领域。其在官网简介中提到“投中网(投中研究院)拥有立体化媒体矩阵,十多年行业深耕,为新经济领域核心人群提供深入、独到的智识和创见,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和新商业领域均拥有权威影响力”。
就赛迪“中国创新百强区”榜单而言,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呈现出“创新链+产业链”的双链融合特征,可谓是一次创新生态的系统扫描。其今年的评价,构建了包含“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除直辖市、国家级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外的地级市市辖区创新能力开展了全面评价。
而投中“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则依托覆盖8000家投资机构的动态数据库,构建起“三维六度”评价体系:在资本密度维度,统计每平方公里风投机构数量、年度亿元级融资事件;在产业活力维度,追踪独角兽企业培育数、硬科技企业占比;在生态韧性维度,测算政府引导基金杠杆率、资本退出通道畅通度。2024年榜单首次引入“绿色投资指数”,将新能源、低碳技术领域融资占比提升至25%。
两个榜单看似独立,实则暗含产业演进的内在规律:投中榜单揭示的资本流向,往往是赛迪榜单中技术突破的前奏。赛迪榜单中的佼佼者,又会引发新一轮资本的追逐。这种“资本催熟技术、技术反哺资本”的闭环,恰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也是宝安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法论”。
宝安“双赢”
当下与未来的双重认可
沿着两份“创”字头榜单评价体系观察,宝安经济发展的数据,被浓缩成一个个具象的现实事例——
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WEF)&麦肯锡发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位于宝安的法雷奥深圳入选,产业大区宝安自此实现“灯塔工厂”零的突破。
在机器人领域,华为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深圳首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实验室接连落户宝安,近1.5万家机器人企业正加速构建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
在低空领域,宝安无人机及关联企业超过200家,产值达107.49亿元,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速13.1%,已建成41个低空起降场,开通137条无人机航线,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入选广东省唯一低空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在深空领域,亚太星通成功发射并运营的“深圳星”正在轨运行,空天产业链已覆盖卫星关键零部件、卫星终端产品、空天信息、先进遥感、导航定位等环节。
当前,宝安拥有国高企业7402家,约占全市总量的30%,连续8年居全国县区之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上市企业81家,构建起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企业发展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发布的双“创”榜单,不仅聚焦产业实力,也关注发展成果的民生惠及度。
“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特别纳入了教育、卫生这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区域整体支出中的占比,旨在将“人民生活幸福感”纳入区域发展质量的考评体系。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宝安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都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投入连续6年超财政支出7成。今年提出打造全域温暖城区,计划新增0.93万座公办学前教育学位和1.06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并加速推进市投市建医院、名院高校合作、人工智能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
之于宝安,登榜只是过往成绩的小结,不是发展成就的全部。蓄势新一轮发展,宝安动作频频。
年初,宝安官宣:将以“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为产业新名片开启新一轮能级跃迁,全力实现产业显示度和集聚度双提升——
竞速新赛道,宝安于今年1月底印发实施《宝安区关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的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引育3-5个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600家,形成50个以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项目,带动人工智能产业突破550亿元规模。
拉动新消费,宝安于今年2月启动2025年“欢购爱车”汽车促消费(第一轮)活动,以3000万元真金白银补贴市民买车,在深圳掀起新一轮购车热潮。
3月7日,深圳第二只、第三只种子基金——红土种子基金与同创种子基金同日落地宝安。目前,深圳共有3只种子基金,宝安种子基金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近年来,宝安区从多个渠道入手,扎扎实实引导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目标资本、特别资本稳步形成效率型资本矩阵,目前已经成行成市。”国家高端智库CDI资深研究员宋丁曾如是撰文评价宝安。
更多投资者纷至沓来,抢滩宝安,布局未来。
2024年,超过400家境外龙头企业、行业机构“捧场”宝安专题投资推广活动。
去年8月9日,宝安举办土地空间推介大会,百余家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建筑龙头企业等到场,明确表达合作意向。
今年3月4日,宝安举办今年全市首场商住用地推介大会,宝中西组团南街坊地块吸引40多家大型央地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及建筑龙头企业到场关注。
同样在3月4日,立讯精密高速互联精密模组智造基地于宝安开工,将布局立讯技术高性能光通信模块业务和立讯精密消费电子智能终端模组。这家在宝安成立、成长的世界500强企业,再次加码投资宝安。
大铲湾片区,备受关注的腾讯“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历经2年多的建设,将于今年6月迎来一期交付。
“随着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宝安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湾区版图处于C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未来,宝安内很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都市圈中心,这个中心点在前海到宝安区位上,然后再辐射到伶仃洋对岸的中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这般展望宝安。
实际上,在各类国家级榜单领跑,对于宝安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2024年,宝安综合竞争力、投资竞争力跻身全国四强,全国产业百强区、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均位居第二。
榜单排位,不是目的。发展向新,才是驱动宝安奋发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