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常态化举办行业精准路演,促进资本对接。(资料图片)
2月25日,宝安区“专精特新”专板示范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入板企业数量正式破百,其中包括培育层企业30家、规范层企业62家、孵化层企业8家,入板企业总量及培育层占比均稳居全市榜首。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彰显了宝安区在落实国家“专精特新”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坚定步伐,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政策引领
打造国家级专板标杆
2024年12月,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正式获批设立,这是经中国证监会、工信部联合备案公示的国家级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平台。早在当年8月,宝安区就率先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全市首个区级“专精特新”专板示范基地。通过迅速构建“政策扶持-精准分层-上市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宝安区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
示范基地创新构建“孵化层-规范层-培育层”梯度培育体系,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孵化层企业聚焦技术转化与市场验证,规范层企业强化财务合规与股权优化,培育层企业重点突破上市筹备,形成“储备-规范-上市”的良性发展梯队。
自2024年12月11日起,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组建了30个专项工作组,对全区30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系统摸排。通过“大数据初筛+专业尽调+线上诊断+实地走访”的精准筛选和诊断,对全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数据画像和建档管理。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流程,成功筛选出了30家冲刺北交所的培育层企业、62家规范层企业及8家潜力孵化企业,这些企业覆盖了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八大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30-62-8”分层培育矩阵,为宝安区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储备了强大的生力军。
融资赋能
加速企业资本化进程
宝安区深入贯彻国家及深圳市关于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创新“政策+资源”双轨驱动模式,打造政企协同的梯度培育生态圈。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示范基地打造“政策+金融+资本”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在信贷支持方面,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专板专属信贷产品,为16家企业授信4.5亿元,实际放款9700万元;在股权融资方面,联合深创投等50余家投资机构常态化举办行业精准路演,促成资本对接金额数亿元。
此外,专板开辟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企业通过专板申报可享受材料预审、流程加速等专属服务,平均审核周期缩短40%,全面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上市培育
锻造资本市场“主力军”
宝安区持续完善企业上市培育生态,构建“储备-规范-上市”全链条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80家,居全市第三。其中,境内上市企业63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境外上市企业17家,覆盖纳斯达克、港交所等主流资本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51家,创新层企业占比达55%,形成“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的递进式发展格局。
当前,宝安区已备案的拟上市企业41家,上市储备企业近800家,形成充足的后备力量。2024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累计达277家,占全市总量的27%;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7200家,连续七年蝉联全国区县级行政区榜首。
未来,宝安区将聚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梯度培育+跨境协同”双轮驱动战略,加速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入板,构建覆盖千家企业的动态培育库;依托前海深港合作区优势,拓展跨境并购与股债联动融资;升级政企服务平台,集成智能政策匹配与产业链协同功能,实现“政策-资本-技术”全要素精准赋能,打造湾区产融融合创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