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宝安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独立路权,打造首批非机动车示范道路

信息来源:宝安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4-12-04 16:5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电动自行车作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来呈现出暴发式增长。宝安电动自行车存量大、需求刚性强,实际保有总量约有200万辆,日骑行总量约540万人次。为此,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自201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加速建设非机动车道,通过“给路权、保宽度、连断点、优秩序、补设施”等措施,着力构建“功能等级清晰、规模布局合理、连续安全舒适”的非机动车道网络。今年以来,全区新增非机动车道104.5公里,其中独立式非机动车道增加40公里。

  按照非机动车道“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建设方案,12月2日,宝安区首批独立路权的非机动车示范道路完工亮相,该批示范道路将为宝安建设非机动车道树立标准,通过打造路权清晰、道路连续、有物理隔离设施分隔、便捷通畅的慢行骨干网络,并加大非机动车停车位供给,完善标志标线指引及过街安全设施等举措,给电动车等骑行市民提供“路权”支撑,实现“骑行友好”文明城市。

  新安六路

  成网成片 渠化岛雨棚+独立车道新模式

  骑行在新安六路(沿江高速桥底至宝源路段),远远就看到白色钢管骨架支撑的超大雨棚屹立在渠化岛的绿化带内,其主体看上去酷似一把巨伞,可为骑行者遮阳挡雨。走出渠化岛,连续、宽敞的独立非机动车道让人骑行心情舒畅。“今年新安六路的骑行环境变得超级友好,自从有了这个大雨棚,让路人和骑行者等待红灯时内心不再焦灼,有了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也让人感觉安全满满!”12月3日下午,市民李女士说道。

  新安六路遍布商圈、学校、医院等主要人流集散点。今年11月份,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按照“相对集中成片、有轻重缓急”原则,优先建设了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道路总长1000米,在道路两侧各设置3米宽护栏隔离的独立路桥非机动车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安六路沿江高速桥底的过街渠化岛还以市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城市道路景观适配性为设计思路,因地制宜建设了简约美观的渠化岛雨棚。

  “这里的非机动车道感觉比其他地方的都宽敞,和旁边的机动车道分开设置,在这条道路上骑行感觉十分舒适和安全。”市民罗先生如是说。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宝安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聚焦市民出行体验感和顺畅度,科学规划,提高建设标准,连通非机动车道“断点”“堵点”,“成网成片”开展建设工作,系统性完善全区非机动车道系统功能。如试点燕罗街道塘下涌片区,在兴隆路、同富路、文仔坑路、鸿润路均设置非机动车道,形成非机动车道骑行网络。采取物理隔离、高差、机非隔离护栏等方式,新增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划分行人、非机动车路权,使得人非分流,保障行人、非机动车出行安全。

  下一步,宝安区将重点加大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建设,让非机动车享有独立路权、专有车道,让骑行人出行更安全、更安心。

  湖滨西路

  机非共板 步行空间更宽阔

  “我觉得在比较长的主干道上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非常有必要,骑行者不需要和行人抢道,减少碰撞的同时也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12月3日,市民魏先生说道。

  湖滨西路临近学校,早晚高峰人车流较多,原湖滨西路并未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上下学接送小孩的市民通常骑行在人行道,步行者和骑行者容易发生冲突。作为新安街道独立非机动车道示范样板路,湖滨西路采用机非共板模式,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增设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进一步释放人行道空间,破解步行和骑行的冲突问题。新设置的独立非机动车道道路总长900米,骑行者在道路两侧各拥有2米宽的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该项改造工作于12月2日完工。

  新安街道交安委办负责人介绍,新安街道在设置非机动车道时,着重匹配通勤和人流集散走廊,通过完善网络体系非机动车道应设尽设,提升道路连续性和功能性,重点完善换乘体系串联街道现有生态绿地走廊。目前,新安街道办事处按照2024年民生重点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宝安区非机动车道建设,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和慢行交通品质,在留仙一路、洪浪北二路、广泰路、上川路、宝石路、留仙三路、海富二巷、创业西二巷、群辉路、宝民一路、广盛路、留宾路、留圳路共新建非机动车道12.664公里。新安街道正在对有条件增设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道路展开调研,将进一步铺开建设工作。

  宝民二路

  电动自行车有了“专属”通行道路

  12月3日,路过西乡街道宝民二路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宝民二路(宝田一路至宝田二路段)悄然发生了变化,该路段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工程已完工,实现了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市民出行安全感和舒适感大幅提升,大家纷纷给予点赞。

  西乡街道交安委办负责人介绍,宝民二路(宝田一路至宝田二路段)位于西乡街道老城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较多,而该道路原本缺失独立非机动车道,存在“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加上车辆违规停放压缩了慢行空间,进一步影响了慢行体验。为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感和安全感,西乡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经过综合调研和论证,决定选取该路段作为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样板路,采用整治路面交通情况与增设非机动车道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两侧人行道进行重新铺装整治,优化分配路权,使得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

  宝民二路(宝田一路至宝田二路段)道路总长为865米。为充分保障路权,西乡街道协调相关部门取消了沿线54个宜停车位。与此同时,该街道联动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清理违停车辆145台,移走“僵尸车”1台。11月29日,西乡街道交安委办开始实施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在道路两侧各设置2.5米宽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设置机非隔离栏杆、交通标识标牌等内容,该工程已于12月2日晚完工。

  12月3日,上述路段现场能看到非机动车基本在车道内行驶,道路秩序大大改善。市民严先生表示:“以前,人行道上电动自行车来来往往,行人走得没有安全感,机动车道里也常见电动自行车飞驰的身影,现在有了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市民安全感大幅提升,希望政府部门建设更多这样的道路,保障通行秩序与出行安全。”市民刘女士也给予点赞:“划分车道后,路权更加清晰明了。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

  西乡街道交安委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西乡街道将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及交通安全主题知识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将联动西乡交警中队、西乡街道团工委及相关社区,在该路段常态化开展交通引导,在早晚高峰时段协助交警疏导行人和车辆,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提升辖区居民的出行便捷性及交通安全水平。

  沙松路

  独立路权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近期,沙井街道的沙松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交通改造升级,这条连接沙井与松岗街道的主要干道,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正式增设2.5米宽的机非共板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并于12月1日全新亮相,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环境。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该路段长期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点赞。

  沙松路位于沙井街道东北侧,南至新和大道,北至松安路,全长1.5公里。作为沙井街道与松岗街道之间的主要通道,沙松路日常车流量较大,尤其是中重型车辆较多。同时,道路两侧还分布着大量的物流园和工业园区,使得该路段交通状况复杂多变。此外,周边临街商铺林立,车辆违停现象时有发生,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等问题也屡禁不止,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沙井街道交安委办经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决定对沙松路进行交通改造升级。考虑到该路段中重型车辆、非机动车数量较多的特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不适宜过窄,且现状道路两侧车辆违停严重,交安委办决定对沙松路的道路资源进行重新分配。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沙松路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调整为双向两车道,并在道路两侧增设了2.5米宽的机非共板独立路权非机动车道。

  改造后的沙松路焕然一新,非机动车道宽敞明亮,隔离护栏、标牌、标线及警示柱等设施一应俱全,为骑行者提供了专属的安全通道。“以前骑车上路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被机动车蹭到。”骑行爱好者文先生表示,“现在有了这条独立路权的非机动车道,我们骑行者终于有了自己的‘领地’,感觉安全多了。”

  沙松路的“变身”,不仅让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也是沙井街道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解决民忧的缩影。未来,沙井街道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