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深圳成功入选,将分阶段实现车路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而坪山区车路协同生态建设最为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及商业化试点经验最为丰富,将建设成为深圳车路云网图先行示范区。
作为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核心承载区,坪山区前期积累了十足的底气。辖区龙头企业比亚迪刚刚突破800万辆新能源车生产大关,成为全球首家,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在坪山已初步形成,全国首份有立法支撑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和商业化试点政策支撑产业发展,粤港澳唯一的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建成投用,让坪山“智能车”这块产业“金字招牌”愈发闪耀,2023年,坪山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规上企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近60%。
全力加快车路云网图建设,为深圳试点工作先行示范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是城市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
车路云一体化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显示,在中性预期情景下,预计2025年、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为7295亿元、25825亿元,产业发展将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近日,深圳市已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将分阶段实现车路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车路协同生态建设最为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及商业化试点经验最为丰富的坪山建设成为深圳车路云网图先行示范区,逐步向其他区域拓展。
在建设周期上,分为三个阶段分布实施,第一阶段以坪山区、宝安区、南山区全域为基础,第二阶段向福田全域、罗湖区、深汕特别合作区、龙华区、龙岗区和光明区等区域拓展,第三阶段向盐田区和大鹏新区拓展,实现试点全域覆盖。
扎实基础叠加政策利好,助推“智能车”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界的“扛把子”比亚迪,全球总部便位于深圳坪山,是坪山一张惊艳世界的名片。7月4日,比亚迪在其全新竣工的泰国工厂迎来了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数据的车企。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近年来比亚迪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60.7万辆,同比增长28.8%,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其中海外销量超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
坪山区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目前已汇聚起以比亚迪为代表的300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自动驾驶、关键零部件生产、核心材料研发等企业,在电动化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均有布局,在智能化、网联化产业链中游环节具备先发优势。2024年1—4月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规上企业总产值近900亿元。
深圳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将其列入重点打造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2022年8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作为全市唯一兼具“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功能的行政区,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的坪山区,在智能网联领域先行先试,在全市率先提出“全域开放”。
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坪山智能网联生态日渐完善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飞速,坪山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近年来,坪山依托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关键零部件和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产业链,助推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技术引领和应用示范的创新发展格局。
4月12日,坪山区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先进电子系统、芯片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在建设大湾区总部基地、创建汽车芯片及智能网联国检中心、完善坪山区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推动坪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填补了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智能网联专业测试场地的空白,还立足深圳,服务港澳,成为推动港澳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为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和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5月,国内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一期正式交付使用。作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部启动区首发项目,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打造“全国领先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为整体目标,建设成集研发办公、轻型生产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这里,大型货车可直接开至3楼卸货,小型汽车可直接搭汽车梯至17层,实现摩天工厂内货物的高效运输,能够在“工业上楼”项目中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转载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