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各区动态

南山区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正式揭牌 落实“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信息来源:南山区 信息提供日期:2024-01-17 14:3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1月15日上午,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在南山区南头街325号正式揭牌。南山区相关领导、区法院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

  今年初,根据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对于综治中心、平安建设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南头街道落实1+6+N(“1”是指综治中心,“6”是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并结合南头街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特点,升级打造平安建设中心样板,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南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区信访局负责人,区司法局、区网格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南头街道部分党政领导参加活动。

  构建“500米内诉求化解圈”及时就近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昨日,记者步入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大厅,看到宽敞明亮的大厅设有“五室一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和群众接待厅)、非警情部门联调室和南头街道微法庭,整个中心面积约2600平方米。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对来访的群众嘘寒问暖,还有群众阅读图书角的好书做伴。“相信温馨舒适的氛围能让每个来访的群众自然而然地‘慢下来’‘静下来’。”该大厅工作人员说道。

  为了实现就近听取群众意见,就地调处矛盾纠纷,就地提供服务,南头街道还以“1+12+N”(1个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12个社区群众诉求服务站点以及“安心驿站”、N个重点场所群众诉求服务站)为基础构建500米范围内就能就近找到的诉求服务站点。此外南头街道还设立了“红色小分格”,延伸群众诉求服务范围。通过细分街道辖区空间,分片包联,将街道12个社区科学划分为56个小分格,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色小分格”为主线,构建街道、社区、小分格的“1+12+56”的群众服务体系,通过每周入格接访与实地走访,定期解决格内的矛盾纠纷、民生诉求等基层问题,构建群众500米内诉求化解圈,牢牢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争取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基层诉求不出“格”,从而实现矛盾纠纷及时就近就地化解。

  群防群治队伍齐发力 发挥基层“触角”作用

  网格队伍是“平安南头”建设的重要力量。南头街道发挥251名网格员、207名巡防员、2309名楼栋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基层触角作用,加强走访问询,全面细致排查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听取群众诉求,了解民情民意民愿,对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上报,并有序引导群众前往平安建设中心解决问题、化解纠纷,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南头街道依托平安建设中心,打造了“民生诉求+网格事件”的分拨处置体系,实现多种渠道案件的统一受理,一揽统办。同时,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的楼栋长之家,集赋能提升、居民服务、分享交流于一体。“楼栋长和网格员都是发现群众诉求服务线索的‘生力军’。”南头街道网格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和辖区网格员一样,发现群众有诉求,我们就会第一时间反映诉求、报告情况,全面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科技支撑“智能化”服务 更智慧更高效解决诉求

  南头街道以科技为支撑,突出“智能化”服务,在原智慧系统基础上精耕细作,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

  据介绍,群众可以通过群众诉求系统在线一键反映诉求,工作人员通过群众诉求服务智慧平台,实现网上受理、实时分拨、快速处理、闭环管理,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化解、第一时间确认、第一时间反馈。

  系统根据群众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机制,按照矛盾纠纷涉及人群分级分类处理,自动生成风险评估图实时显示,动态更新,为政府实时掌握情况、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做到“一键可查、心中有数”。

  民生诉求无小事,速办真结解民忧。南头街道平安建设中心还整合了南山区块数据创新社会治理平台以及@南山民意速办平台,通过块数据平台可以对街道基础网格数据有一个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为街道的基层治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居民可@南山民意速办平台,实现民生诉求和网格事件的统一受理、统一分拨和一揽通办。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