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统战部组织引导区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作用,坚持服务大局、发挥优势、统筹资源,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平台载体、助推产业培育、提升社会服务等举措,多维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浓墨重彩地贡献民主党派力量,画好同心圆,奏响“同心曲”。
创新体制机制
汇聚发展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这一背景下,社会服务作为民主党派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如何围绕乡村振兴,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更加合理地构建社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是民主党派亟需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区委统战部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各民主党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部署推进。通过出台方案,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构建起“领导重视、部署精准、落实到位”的闭合工作机制,形成了“组织联动、资源联用、工作联办、服务联做”的联动工作格局。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响应深圳市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号召,区委统战部组织引导区各民主党派聚焦产业振兴,通过文化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数字赋能等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动员全区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搭建平台载体
汇聚发展智力
高考前夕,九三学社宝安基层委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为144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加油鼓劲,并资助了该市五所中学的300名困难学子,助学金达351000元;今年6月,民盟宝安总支向贵州毕节撒拉溪雄嘎小学捐赠图书等物资,开展在线教育教研活动10余场次,受助5000人次,向贫困乡村捐款100000元,受助约2000人次;民建宝安总支参与资助对口帮扶的路灯亮化项目,在丰宁县主村公路沿线及自然村安装路灯400盏,更换老式路灯50余盏,维修损坏路灯100余盏;致公党宝安总支赴龙川县鹤市镇为200多位老人赠送爱心大米,向农村老人送去关怀,到鹤鸣小学探访,为孩子们赠送少年儿童经典名著、教辅书籍和“减负护脊”书包一批,助力共建“书香校园”……
这一幕幕都是全区各民主党派不断以爱为动力,拓展精准服务工作新领域,积极在乡村振兴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
助推产业培育
汇聚发展活力
农业兴则国家兴,农业强则国家强。
民革宝安总支汇聚党员力量,依托现代科技,推广现代种植业规模发展。党员李新征所在公司依托物联网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主推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种植投资管理,2023年已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新增加投资种植粮食作物3000亩,完成投资600万元,计划秋季再投资种植7000亩,全年计划增加投资2000万元,预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同时计划培养当地现代化农业从业人员50名。
面对帮扶地区农产品滞销问题,党员张灿铭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同时牵头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当地农产品,助力扩大当地村民就业路子、解决当地农副产品滞销问题、增加村民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提升社会服务
汇聚发展合力
加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九三学社宝安基层委依托社内优质医疗资源,于今年4月初,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举办2023年“九三·首彩喀什联善公益行”活动,为当地群众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脊柱侧弯、手足畸形、唇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筛查。本次行动共查出先心病患者50名,其中,27名先心病、1名唇腭裂、1名马蹄足患者需要手术干预,帮扶团队后期将资助并组织这些患者赴深圳或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今年以来,农工党宝安总支组织了宝安区人民医院、宝安区中心医院等7所医院的医生党员在宝安本土以及对口扶贫地区河源、都安等地开展了多场义诊活动。与此同时,农工党党员还进驻都安当地医院帮扶,着重在医院管理制度优化、诊疗能力提升、医护人员帮代培养、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帮助医院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民进宝安基层委积极动员会员参与各类支教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会员涂耀林作为深圳河源支教队队长,带领深圳市116位支教教师在河源的27所中小学开展支教帮扶工作,举办公开课、示范课或培训讲座405场,通过牵线搭桥,引进爱心人士、热心企业捐款捐物,共开展引资助学活动98次,引进物资价值1856万元。张玉蓉、朱正文、张明春,刘晓芳等会员积极搭建振兴乡村教育的桥梁,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在区委统战部组织引导下,区各民主党派按照“乡村所需,党派所能”原则,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坚持“造血”和“输血”结合,在着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服务人才、不断改善乡村民生三个领域加力提效。截至目前,区各民主党派开展产业、教育、文化、医疗、基础设施等帮扶活动500余次,培训5000余人次,捐资捐物2000余万元,惠及群众数万人,既培养了乡村产业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