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南山图书馆“少年馆员”培育计划第一课在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图书馆里正式开讲。该校四年级30名学生与老师一起探寻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推动文化教育资源共享融合
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区教育局联合指导,南山图书馆主办的“文教融合·南山图书馆‘少年馆员’培育项目”, 是推动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和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传承服务创新的又一新举措。南山图书馆馆长杨熔,园丁学校校长涂佑存、副校长张建伟等出席活动,并为该项目揭幕。涂佑存表示,图书馆是学习知识、浸润思想的地方,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图书相关行业,为今后职业规划奠定基石。杨熔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他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年馆员。
随后,刘小玲老师开始了“南山图书馆‘少年馆员’”第一课第一讲《图书馆的故事》,带领同学们一起探寻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了解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起源和发展。课程从“图书馆与文字”“图书馆与藏书楼”“中外名人与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的划分与类型”等方面展开,以故事激发兴趣,以问题引领思考。同学们认真倾听,随着老师的讲述“穿越时空”,与中外名人对话,汲取了丰富的图书馆知识。
该项目负责人、南山图书馆吴丽娟老师介绍,根据学校前期报名情况及图书馆软硬件设施,本学期还将陆续在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南山区沙河小学和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等校开课。
从“微馆员”成长为“少年馆员”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培养青少年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心,满足学生课后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南山图书馆特委派专业人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从“微馆员”到“南山图书馆‘少年馆员’”的“图书馆+” 服务创新模式,旨在以“文教融合”“馆校互助”的方式深入校园图书馆,向南山区中小学生传播图书馆的作用和价值,传授有关图书馆藏书分类的基本方法、图书馆日常管理技能等基础知识,培养一批热爱阅读,能在学校图书馆里参与图书管理工作的“微馆员”。按计划,年内将有10所学校的“微馆员”经过选拔,成为“少年馆员”。南山图书馆将为他们提供在南山区基层街道、社区图书馆里学习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