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11时,深圳湾口岸已恢复通关。出入境旅客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择时、择口岸出入境。
和小岸一起来回顾一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电信杯”田径(马拉松)比赛在深圳湾口岸的精彩瞬间。

11月15日7点,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电信杯”田径(马拉松)比赛男子组36名选手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旁海德三道鸣枪开跑。7点半,女子组选手也接续出发,在赛道上挥洒活力。

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69名选手踏上这条连接深港两地的独特赛道,共同完成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奔跑。

据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国电信杯”田径(马拉松)比赛赛道是全运会史上首条跨境赛道,全程42.195公里,起点和终点均设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旁海德三道。其中深圳段约20.354公里,占全程的48.2%,赛道全部位于南山区;香港段约21.841公里,位于元朗区。这条串联深圳南山区与香港元朗区,途经深圳湾口岸的赛道,不仅见证了国内顶尖跑者的速度与毅力,还见证了深港相关单位的协作与同心,成为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窗口。
深圳湾口岸是客运、货运综合口岸,通关功能最完善,通关类型最齐全,加之深圳湾大桥仅允许车辆通行,此前并无承办过跨境赛事,如何兼顾快捷完成出入境查验和赛事安全,成为摆在口岸单位面前的难题。
在赛事筹备阶段,深圳市口岸办主动牵头,积极与海关、边检、香港相关单位磋商,最终确定比赛期间停止深圳湾口岸旅客、货车通关服务,采用“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方式,运用人脸识别设施和定位设施,采取“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智慧通关。
同时,深圳市口岸办积极做好赛前准备工作。一起来看看11月15日凌晨赛前准备工作花絮。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深视新闻、深圳湾口岸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