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深圳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满足深港陆路口岸通关需求等有关问题进行商讨。
此次深港高层会晤涉及近期一个新闻热点,8月16日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持续攀升的客流,既是深港双向奔赴、大湾区活力四射的体现,也考验着两地口岸通关、交通接驳、服务配套等软硬联通。
本次会晤,深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积极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推动口岸通关查验模式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提升市民游客通关便利化水平。
参加此次会晤的香港方面代表有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入境事务处处长郭俊峯、海关关长陈子达,深圳方面代表有副市长罗晃浩、市政府秘书长卢文鹏,以及深圳海关关长郑巨刚、深圳边检总站总站长徐晓伟。
深港陆路口岸单日出入境旅客超百万
今年1至7月,深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405亿人次,日均66.29万人次,高于2019年同期1.367亿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
8月16日,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出境客流达46.81万人次,入境客流达55.9万人次。
从近三年公开数据看,2023年,深港口岸累计超1.6亿人次出入境,日均超40万人次,最高峰突破80万人次;2024年,深港陆路口岸日均旅客通关量增至60.09万人次,实行“一签多行”后更是快速增长;今年,深港陆路口岸旅客通关量持续增长,8月份以来更是频频刷新单日客流量历史纪录。
香港旅游发展局8月15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访港旅客逾28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逾2130万人次,非内地旅客逾672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0%和16%。
数据显示,今年7月访港旅客约439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内地旅客约351万人次、非内地旅客约88万人次。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处数据,7月至今每逢周六日,访港的内地旅客直线上升。8月9日,单日录得超过20万人次的内地旅客入境,创五一黄金周后最高纪录。
据分析认为,当前正值暑运高峰,学生假期与家庭出游旺季,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家庭亲子游、暑期研学游为主力,与商务往来、日常通勤等客流叠加。
一方面,众多香港家庭选择深港口岸便捷往返,来深圳体验主题乐园、博物馆、科技馆等。
另一方面,内地学生组团赴港参访高校、科研机构,港澳学生赴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开展国情教育、进行科创体验等。
此外,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成熟便利,两地居民利用周末进行短途休闲购物、探亲访友、体验特色餐饮等已成常态,进一步助推周末口岸客流峰值。出入境双向活跃,深港两地“双向奔赴”持续升温。
深港口岸规划建设工作专班频频互动
近年来,深港两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口岸建设管理,密切配合携手应对每一次的通关高峰。
深圳方面,年初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专门到海关、边检等部门调研,希望推出更多新举措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市长覃伟中在年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深港基础设施“硬联通”,部署对深港口岸规划建设。
香港方面,行政长官李家超曾表示,自深圳恢复“一签多行”后,访港旅客数字持续录得上升,特区政府也作出多项特别安排,确保各项接待旅客环节运作畅顺。
双方专门成立了深港口岸规划建设工作专班。据报道,今年1月17日,深圳市副市长罗晃浩赴香港,与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共同主持深港口岸规划建设工作专班第三次会议。8月14日,邓炳强率团访深,专班开会商讨皇岗口岸及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等。
深港携手更好满足陆路口岸通关需求
此次深港高层会晤达成一致意见,加强合作更好满足陆路口岸通关需求。
深圳方面表示,将持续强化深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衔接,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推动口岸通关查验模式改革创新,优化通关便利化,更好服务大湾区要素便捷流通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香港方面表示,将持续加强沟通合作,因应最新趋势作出前瞻部署,强化联动通报机制,完善沟通与资讯共享及发布,提升口岸通关能力。针对莲塘/香园围口岸周末出现旅行团集中出行的情况,积极研究提升过关体验。
除了现有口岸持续优化服务,深港之间未来还将有新的口岸及交通配套服务供给。
加快推进新皇岗口岸建设
重建后的皇岗口岸设计通关流量约为每日20万人次,实施“一地两检”,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旅客通关时间由原本约30分钟大幅缩短至约5分钟。
香港地铁将直通皇岗口岸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了北环线项目第一部分的财务安排,该项目获314亿港元投资,主线连接屯马线和东铁线,支线直通皇岗口岸。
港深西部增加铁路服务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预计将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进一步密切香港与深圳的联系。(信息来源:深圳发布、深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