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动态

守护迁徙候鸟,共建鸟类友好城市

信息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4-04-17 17:1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这座集科技与繁华于一身的现代都市,还承载着另一个角色——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数万只长期迁徙的候鸟在此停歇,其中不乏黑脸琵鹭、勺嘴鹬等濒危物种。如何让这些生灵与城市和谐共存,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

微信图片_20240417181113.jpg

  鹿向荣 摄

  近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指导,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主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协办的迁徙候鸟防撞击主题研讨会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召开。

  来自野生动植物学、海洋科学、绿色建筑、鸟类栖息地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深圳研讨并制定更有效的鸟类防撞击保护策略、守护迁徙候鸟及其栖息地集思广益。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逐渐成为候鸟迁徙的“隐形杀手”。由于玻璃幕墙具有通透性和反射性,往往会使鸟类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从而导致它们误判飞行方向,不慎撞向玻璃。据《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3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鸟撞已成为仅次于流浪猫捕食的第二大威胁鸟类生存的人为因素。

  为打造鸟类友好城市空间,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24年3月发布了《鸟类友好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引(征求意见稿)》。该指引从空间格局、建筑布局、立面设计、景观设计、生境营造五个方面提供指导,还特别从防止鸟撞的角度建议,立面设计上宜减少建筑立面上玻璃幕墙的使用,4层或16米高度以下不采用玻璃幕墙。

  与会人员参观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展厅。在规划之初,深圳湾超级总部就格外注重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除片区“超级十字”空间结构中的中央绿轴外,还特别规划了3条供候鸟迁徙的通道,通过分区建设鸟类栖息地,实施暗夜保护灯光规划等措施,将该片区打造成鸟类友好型的“生命乐园”;借助“海绵城市”做法,深圳湾超级总部通过收集净化地表雨水,形成小型表流人工湿地,在深圳湾公园内形成点状的小型淡水塘,为来往的鸟类提供一部分的淡水资源。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将积极整理并吸纳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措施并推进试行,推动候鸟迁徙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助力深圳鸟类友好城市建设。

  与会专家建言集锦:

  · 根据鸟类明显的节律性和可预测性,建议在候鸟时间段内对城市灯光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对候鸟迁徙的干扰。

  · 充分考虑到鸟类偏好,特别是在建筑密集区域,应谨慎选择植物种类,尽量避免种植吸引鸟类的植物,减少鸟类误入建筑区域的情况。

  · 结合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环境的打造以及建筑灯光的布置等对候鸟迁徙产生的影响,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为建筑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减少鸟类与建筑玻璃的碰撞事故。

  · 应与本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本地生态特征,加强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整合,制定有效的候鸟防撞击指导方案。

  · 加强规划设计类人才的相关知识培训,让鸟类保护的理念在设计之初就得到充分考虑,同时,进一步推动宣传科普和自然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 在野外发现受伤或死亡的鸟类时,应及时与林业部门联系,避免近距离触碰,以保护自己和鸟类的安全。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