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隧道里会不会积水,汽车广场的废气是否难以忍受,喝到的水放不放心,高音喇叭有没有扰民……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是群众最关心的环境保护大事情。
“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正是我们工作进步的动力。”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罗湖全区上下蓬勃开展。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区长贺海涛要求:面对群众的期盼和诉求,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共享幸福。
民生无小事,群众的需求是重中之重,必须被“置顶”;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实效?则要看百姓满不满意,点不“点赞”。以新一轮改革发展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以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要求为原则,近年来,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从居民群众最关心的“微环境”入手,逐步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更美丽更宜居的“绿色罗湖”。
践行群众路线,倾听基层声音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罗湖区文华社区的东益汽车广场一区、二区回访。随机走访了几家4S店的车房,发现以往刺鼻的异味几乎没有了。“车房的排气系统加强了,滤网换得也更勤,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成本,把喷漆换成了无味的水溶性漆,而且晚上7点之前一定停工,环境就这样逐渐改善。”一家品牌4S店的负责人介绍说。
改变从区环保水务局和区社工委组织的几场“广场对话会”开始。而这是一个践行群众路线、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故事。
东益汽车广场与文华社区锦联片区仅一墙之隔,由此带来的废气和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却让锦联社区居民困扰了长达十多年。一些居民十年里甚至不敢开窗,出门便要戴上口罩。
2012年底,罗湖区委、区政府创造性地引入议事规则,针对锦联片区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东益汽车广场汽车企业维修、喷漆作业等环境影响问题,罗湖区环保水务局、区社工委等部门在一个多月里先后组织了两场由居民、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广场对话会”,通过理性对话,使三方的意见得到了充分表达和倾听。最终,双方达成平衡,东益汽车广场根据要求进行整改。
最令居民代表满意的是,赋予群众的监督权被“置顶”,只有居民代表的满意度达到100%时,区环保水务局才进入对东益的年审考核程序。“这就相当于政府给了我们一把环保监督的‘尚方宝剑’。”居民代表刘燕这样形容区环保部门的这一“厉害之举”。基于这份感动和信任,十多位文华社区锦联片区的居民代表写了三封沉甸甸的感谢信,自发送给了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及区环保水务局、区社工委。
东益汽车广场废气的问题得到满意解决,是罗湖区环保水务局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同时贯彻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声音、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写照。近年,区环保水务局投入4689万元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宜居创建工程建设,对10个街道22个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并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较好地解决了东益汽车喷漆、东昌小学周边珠宝废气、东门市场噪音、莲塘建筑施工噪音等一系列热难点问题。
据了解,罗湖区环保水务局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支委7人,设四个党小组。该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如结合党建工作,重新修订了《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党支部工作制度》、《罗湖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党支部党务公开制度》等执法监督制度,为全局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进一步开展纠正“四风”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定“擦亮窗口”工作措施,规范办文窗口工作规范,提升窗口服务质量;按要求对行政服务事项进行删减合并,调整审批流程与工作时限等等。
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区环保水务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率先示范,群众满意率、“点赞率”不断提升。近两年来,该局受理信访案件4878宗,处理率达100%,满意率99.3%。市民自发为区委区政府及区环保水务局送来锦旗、表扬书25份。
关注百姓民生,主动排忧解难
“我们是草埔西社区清水河村的居民,这里铁路隧道逢雨必涝,周边居民深受其扰!”去年,一封来自居民的平常来信,引起了罗湖区环保水务局局长朱锋的重视。
清水河村居民反映的这条铁路隧道位于东晓和清水河街道交界处,长约50米,宽约4米。虽然规模不算大,却是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每天人流量高达4万余人次。由于隧道排水设施陈旧、老化,部分排水管道被堵塞,自2010年以来,每逢雨天隧道内都会发生严重内涝。
了解到群众的呼声后,朱锋当即前往实地考察调研,并协同专家制定出疏导整治方案,立即组织施工队现场施工,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隧道内涝。近日,记者来到这条隧道走访时,居民李大姐告诉记者,由于隧道地势低洼,之前一下大雨走路时“整个大腿都会被淹没”,如今整改近一年后,“基本再没有发生过严重的淹水情况。”
罗湖区环保水务局正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留意辖区居民关心的大小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比如“罗湖区餐饮企业油烟排放在线监控系统”的建立,对重点餐饮企业油烟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油烟排放浓度实现了全天候监控,目前已有500家企业纳入监控,在全国也开了先河。为了改善水贝、石化工业区等珠宝产业集聚地空气环境,区环保水务局对珠宝加工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448人次,检查企业224家次,对10家珠宝厂发出整改通知。
据统计,在水、气、声、渣的环境治理工作中,罗湖区环保水务局还在全市率先启动了PM2.5检测分析和实行区级空气质量状况公布机制;完成724个排水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危险废物处理率则连续保持100%。通过实施“河长制”及河流污染治理,形成了区领导、市主管部门领导“挂帅”,区主管部门“牵头”,街道办书记“镇守”,各部门联动的河流管理机制。辖区内的深圳河、布吉河、深圳水库排洪河、梧桐山河均已纳入“河长制”进行管理,饮用水源及供水水质达标率100%。
罗湖是深圳最早开发的老城区,辖区内老旧住宅较多,水管水箱等老化的情况比较严重。马年来临,区环保水务局正在积极筹划“马上有礼”——全力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并依法规范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确保辖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据了解,今年,罗湖区本着“政府牵头、用户自愿、企业协助、统筹规划、明晰产权、抄表到户”的原则,正式启动了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由罗湖区环保水务局组织实施。改造范围以小区自愿申请结合专家现场评估确定拟改造范围和改造顺序,以辖区内多、高层居民住宅小区和自然村为主,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5年底前,对辖区仍在使用镀锌钢管和灰口铸铁管、管道锈蚀严重、用户水龙头水质下降明显、管网漏损严重的居民小区用户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实施完成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范围。
据区节排水管理中心介绍,针对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和优质饮用水入户等水务工程项目专业性强、难度大的特点,区环保水务部门采取了工程总承包建设新模式,以避免设计、勘察、施工等环节的脱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打造“绿色罗湖”,区环保水务局也在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借助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创新执法模式。如加大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利用力度,将辖区的重点企业纳入污染源在线监控范围;对辖区珠宝、汽修等污染集中行业,推广先进珠宝废气治理、水溶性漆等先进技术。而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者,将通报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名录,建立“诚信黑名单”制度,探索污点管理新模式。
区环保水务局还拟在罗湖各社区设立环保水务工作专员,并在各居民小区设立一定数量的环保水务义务监督员,环保水务义务监督员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由社区环保水务工作专员收集后反馈,发挥环保水务“耳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