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 > 往期回顾 > “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系列新闻发布会 > 交通秩序优化与文明出行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 文字直播
吴定海:各位记者,我们今天下午的发布会现在开始,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迎大运,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200天”系列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在一个月时间里各位记者辛勤工作,积极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新闻办对在座的各位和媒体朋友们表示感谢。今天在这里举行有关“优化交通秩序,大力提升交通文明形象”的新闻发布会,时间预计在一小时之内。
新闻发布会请到交警局的新闻发言人徐炜先生,还有市交通运输委安全处副处长陈焱先生给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市交警局和有关业务处室的领导在前排就坐,待会可以补充大家的问题。首先有请徐炜局长介绍一下交通文明提升情况的进展情况。
徐炜: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市交警局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我们全体交警的关心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公安局的工作部署,以迎大运盛会为契机,以提升交通文明、优化交通秩序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的综合治理,使我市道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进一步下降,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市民文明出行意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在机动车保有量增长27万辆的情况下,2011年1月1日至4月15日,全市共接交通拥堵报警67557宗,同比去年下降6.9%,环比下降36.1%;全市共接交通事故报警148793宗,同比去年下降0.8%,环比下降23.3%。机动车守法率92.13%,同比提高9.16%,原特区内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82.15%,同比提高5.01%。下面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局在优化文明秩序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重拳出击,综合整治交通违法。
2011年以来,我局针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十类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每周开展2至3次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一季度共查处交通违法598963宗,销毁机动车辆2429台,依法行政拘留769人,在全市形成了严管氛围。
一是在每周不定期组织“猎虎行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实现查处酒后驾驶常态化、“零容忍”。今年以来共查处酒后驾驶748宗、醉酒驾驶350宗,无证驾驶753宗。
二是集中优势警力联合派出所、街道办、交管运政等执法人员开展“闪电行动”,严打原特区外摩托车非法营运。
三是通过视频会战和流动执法车、执勤民警摄录等方式,对“不排队、乱变线”等四大类16小项违法实现全覆盖查处,共查处“不排队、乱标线”行为203382宗。
四是交警与刑警捆绑作业,严厉打击涉车犯罪和交通肇事逃逸等严重违法犯罪。死亡交通逃逸事故侦破率达85.71%,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拓宽渠道,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为方便市民办事,我局今年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利民措施。
一是推行“网上车管所”。我市市民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办理驾驶证遗失补证、期满换证等9项车管业务,并享受12项机动车和驾驶证查询业务。目前我们很快推出手机交警队和网上交警队,估计在年内基本可以实现交警的主要业务全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办理。
二是推进“交通管理综合服务站”工作。目前我局已建成4个交通管理综合服务站,下一步还在旧车市场等等建立服务站,确保市民可以就近办理车管业务。
三是开通异地缴纳罚款业务。我市驾驶人无需至外地进行违法行为处理,方便了广大违法行为人缴纳罚款。
四是促成轻微事故快处快赔点网络化。目前已经建成41个轻微事故快处快赔点,且已形成网络。事故当事人在快处快赔点即可享受到事故调查和保险理赔的一站式专业服务。
三、多措并举,全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我市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带来了一系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局从去年底开始积极调研,制定推出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全力缓解我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
一是改革勤务工作模式。先后推出了“全警上路、动态执守”勤务模式、“四定二快”勤务模式和“快处快赔快撤”机制。使我们的事故处理见警率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是发挥保险部门作用。推出了交警保险联合接处警视频“快处快赔”机制,在指挥中心就可以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协调保险部门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快撤”制度列入保险行业规定。
三是深挖现有道路潜力。今年以来,我局共计推出了包括扩大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范围、加强静态停车交通管理、限制社会车辆在部分拥堵区域行驶、部分交叉路口实现红灯允许右转、组织单向循环交通、扩大货车禁行范围、严格管理占道施工等在内的措施。
四、全民参与,社会联动齐抓共管。
为切实有效提高交通文明指数,我局积极发动深圳市民参与交通管理,加强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管理力度,通过严格管理、宣教并举,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交通守法意识。
一是结合全市每周六和华强北晚高峰的“文明出行志愿行动”,开展“蓝马夹”、“红马夹”和“黄帽子”行动,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活动。“蓝马夹”就是公务员参与文明出行秩序维护交通出行的活动,“红马夹是义工,“黄帽子”是学生安全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0万人次以上参加秩序维护工作。
二是积极发动市民群众通过手机彩信“随手拍”和电子邮箱、微博等举报途径,对指定的四大类16小项的交通陋习进行摄录取证。这也是我们在全国第一家丰富举报渠道,严重违法行为重点和逃逸事故,严重违法行为奖励和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丰富了三个层面的举报制度,截止4月15日共受理“随手拍”举报3562宗。
三是通过“路路通”、“交通犀利眼”等媒体节目和交警微博、全市电子诱导屏等宣传平台,全市的诱导屏每天都会大量曝光,曝光交通违法和交通不文明行为。
四是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加强交通大巡逻大管控,目前已发展17611人佩戴“红袖章”参与交通管理。
五、宣教结合,提升市民交通文明和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与媒体合作主动加强舆论引导,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报道3000余篇次,发送手机短信400多万条,进一步了提升广大交通参与者的自觉遵章守法和交通文明安全意识。
一是分别在网站开通“深圳交警”微博,目前粉丝分别超过20万人。
二是成立“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对记满12分、未记满12分但驾驶人主动要求减分的,以及扣证3个月以上的驾驶员进行教育培训。目前已受理1150人预约报名培训
三是各辖区中队持续深入客货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学校、工厂、社区等开展“五进”宣传。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贯彻“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围绕“平安大运、畅通大运”的目标,与市交委配合逐次推出一系列的交通政策和工作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进一步优化交通秩序,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出行意识,保证大运赛事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和谐统一,确保大运交通与大运赛事共同创造“不一样的精彩”,使深圳成为全国交通秩序最好、交通文明意识最强的城市之一。
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定海:谢谢徐炜副局长比较全面的介绍,下面我们请市交通运输委交通安全处的陈焱副处长介绍全市交通秩序优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陈焱:各位新闻媒体下午好!我代表交通委员会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公安交警局是第一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委是第二牵头单位,我们委具体发了文件部署这项工作,我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一、重点区域交通管理秩序整治和打击非法营运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由交通运输委牵头,会同市综治办、公安局、城管局、口岸办、各区政府及其综治部门组成联合整治组,于2011年1月至5月在全市全面、集中开展整治行动,6月至9月巩固整治成果。
交通运输委按照“联合执法、属地管理”原则,实施区域联合执法,充分发挥非法营运联合整治的优势,加大对全市A、B、C三类区域特别是全市口岸、火车站、二线关口、大运场馆周边、机场、码头、长途汽车站等重点区域的“黑巴士”、“蓝牌车”、假冒出租车非法违法行为等各类安全隐患的治理力度,保持打击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大力营造良好的交通市场运营秩序。截至4月7日,全市各联合整治小组共开展行动5401次,出动执法人员153742人次,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23434宗,查扣黑车共1251辆,(其中蓝牌车、黑巴士1136辆,假冒出租车69辆,异地出租车46辆),查处非法营运摩托车、电单车18505辆,其它交通违章案件103678宗。
交通运输委自2月份起组织公交企业维持公交站台区域的乘车秩序,引导乘客分区、分线路有序排队上下车,劝导市民不到机动车道候车、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护栏,劝导社会车道不占用公交车道、营运车辆不滞站候客;同时,还会同公安交警等部门,集中对宝安龙华汽车站、沙井客运中心站、107国道松岗高架桥底周边,以及龙岗龙翔大道、中心城、体育新城、宝龙工业城片区的交通秩序进行整治,震慑、严处了各类交通违章行为。
二、开展“文明在脚下”活动情况。
市交通运输委从今年3月份起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明在脚下”活动,加强交通法规和文明交通知识专项宣传教育。3月初起,交通运输委及其下属各单位在十类重点公共场所开展“排队日”活动,分别在深南路、福田汽车站、龙华汽车站、新城联检站、宝安大道的金成名苑、公明汽车站、光明大道等各片区主要路段和站点组织排队候车,维持乘客文明乘车秩序。4月1日和2日集中开展了两期安全监管知识培训班,专门针对交通系统各单位的安全监管直接责任人、安全监管联络员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会同有关单位组建了“百人交通安全宣讲团”,邀请专家编印教材,统一备课,于3月底组织了宣讲团成员培训,各有关单位约100人次参加了培训;还通过分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播放宣传教育光碟、摆放安全宣传展板等方式开展了其它活动,累计发放各类交通安全宣传资料2000套;会同各公交企业开展公交义工活动,在主要公交线路上设立“文明公交义工服务岗”,倡导乘客在乘车期间自觉遵守公交义工服务行动要求,共同营造文明、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公交乘车环境,提升司乘人员文明驾驶、优质服务的职业素养,提升市民文明乘车、文明出行的素养,增强市民的公共文明意识。截至4月11日,共在28条公交线路汇总公交义工服务记录1895条,服务时间总计2130小时,约352人次参与了义工服务。
三、开展“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情况。
为引导市民养成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驾车习惯,交通运输委组织各有关单位在汽车客运站(场)、客货驾驶员休息室等地方滚动播放安全教育光碟和悬挂交通安全知识挂图,重点对司乘人员、站内候车乘客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对各公交企业和场站进行安全检查,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车辆技术安全管理,落实车辆维修保养和例检制度,强化对营运车辆的动态安全监管,狠抓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提升;指导企业开展“以安全行车保平安大运”为目标的针对司乘人员的全员安全培训,目前在公交客运企业已开展了8期,约2000人次参加了培训。
交通运输委自2月份起,重点对公交车驾驶员、出租车驾驶员开展了“遵章守法、文明驾驶”专项教育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开展“微笑在窗口”活动,组织公交司乘人员、汽车客运站服务人员学微笑、学礼仪,强化“我迅捷、你方便”和“我热情,你温馨”等服务理念,为乘客提供热情、周到的购票、导乘和咨询服务,创造安全文明便捷的交通乘车和候车环境;开展“文明示范点建设”活动,组织各公交企业、各客运站深入开展规范服务达标活动,推动窗口单位完善服务设施,净化、美化服务环境,安排检票员专门负责乘客排队秩序,提供优质、规范服务。
在出租车驾驶员培训方面,交通运输委专门开发了“深圳市出租车行业迎大运驾驶员文明服务提升全员培训”标准课程,组建了出租车行业讲师团,并于4月份连续举办了两期出租车行业讲师团培训班,提供统一的培训讲义和课件,聘请专业讲师为参训人员详细讲解了驾驶服务的要求、标准和流程,培训采用了学员互动、以训练为主、讲解为辅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下一步,将由讲师团成员对全市所有出租车驾驶员开展此类培训。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欢迎各位新闻媒体朋友提问。
吴定海:下面是记者提问的时间,请各位记者提问前自报家门,说明自己所在媒体的名称。
记者:您好,我是羊城晚报的记者,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两个部门。
一、我知道深南大道和上步路已经把天桥和护栏拆除了,在迎大运环境下环境更重要,还是我们行人安全更重要?因为我看到很多交警上班时都在管理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但是下班的时候还是很多行人乱穿马路,两个部门有什么更好地措施?
二、因为报纸多次报道868黑大巴的问题,随着交通委有打击,但有复燃的现象,有没有更好的措施?
三、交通委有举报黑大巴的制度,交通委接到多少通举报,奖励了多少市民?
徐炜:确实,正像羊城晚报的记者关注到的一样,我们深南路在迎大运过程中交通设施等发生的一定的变化,也特别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主要变化第一方面,在燕南路口天桥拆除了,这个天桥是一座临时天桥,主要通过前后路口和地铁站通过马路。第二,道路的中间护栏拆除,道路两边的护栏也拆除掉,福田区安全道路提升计划的安排,在两侧设立了花坛。刚才问到哪个更重要?我个人认为环境和交通秩序是统一的,环境优美和交通秩序良好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虽然护栏拆除以后交警的管理压力相对来讲大了一些,但是从我们观察的现象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市民是能够自觉的遵守交通秩序,绝大部分市民都能够在横过公路,或者出行的时候遵守交通法规。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行使,在过街设施允许之下按照斑马道和地下道进行过街。一个城市追求的最境界是不需要物理的个体管理交通,我们今后随着安全文明出行意识的增强,在很多地方不需要设置任何护栏就可以达到交通有序的管理目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迎接大运过程中,我们在全市会初步调整一些交通组织和交通设施,也会根据交通的需要以及城市环境的需要来刷新一些包括拆除、增加一些交通设施,我们为了大运,工作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希望工作过程当中假如有设置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广大市民予以提醒。当然,我们整个交通设施的改进,包括我们交通组织的改进,都是为了整个城市的畅通,也是为了我们广大市民更加文明安全的出行,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陈焱:感谢羊城晚报对我们的关注。我们在整治“黑大巴”和打击非法营运,我们专门开了会议,对“黑大巴”整治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公交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有针对性地增加运力投放,切实解决市民百姓交通出行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黑大巴”排查和整治工作,通过深莞惠三级联动、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加强对华强北、福永、民治等重点区域以及868山寨公交等重点对象的整治。
三是公安公交分局要深挖操纵非法营运的幕后团伙,争取打掉一批团伙。
四是协调政法委等有关部门,采取刑事处罚手段严惩一批非法营运犯罪分子。
五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举报。
我们委进行了专项行动,从3月初开始,“雷霆四号”行动分别于3月28日、4月15日开展了全市统一的集中行动。3月15日深莞惠三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松安收费站举行迎大运深莞惠联合打击非法营运启动仪式誓师大会,专门部署了这项联合整治行动。
第三个问题,举报制度和奖励多少市民的问题,会后再核实一下。
记者: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我有两个关于大运的问题。首先大家比较关注大运限行的问题,据说水官高速和清坪高速会限行大货车,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限行措施?还有限制上牌的问题,虽然之前说过深圳不会限制上牌,但最近好像又有类似的消息。
徐炜:确实正像大家关心的一样,目前我们市机动车保有量即将突破180万辆,交通压力非常大。我们大运交通、赛事交通保障要求从大运村到任何一个比赛场馆都要顺利到达,因此城市交通和大运交通加在一起,对交通保障工作提出非常严峻的考验。按照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都会采取一系列的交通政策,单双号,大货车绕行,专用道等一系列的交通政策,目前我们结合北京奥运、广州亚运以及上海世博的交通政策的经验,并结合我们城市特点正在研究一系列交通政策。我们也相信,我们在大运期间,我们既要保证整个城市交通的运作,也要保证大运赛事交通服务,为大运赛事保障的政策。首先,我们肯定会采取一些交通政策,这些交通政策也正在研究之中,相信很快就予以公布。无论采取哪一种交通政策,我们一定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采取会和北京、上海不一样的政策,对政策本身要求要有创新、要节约,最终贯彻“十二五”的政策。希望我们的大运交通和大运赛事同样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对于限制上牌问题,我们最近关注到互联网上和市民言谈中都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感觉到限制上牌不是解决拥堵的唯一办法,更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我市是否采取限制上牌的措施目前正在研究当中,但为了解决我市的交通拥堵,我们局会和市交委一起推出一系列的交通政策和措施。
记者:我是中国贸易报的记者,您刚才提到联合交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方式,我们想了解在大运前期推出还是在后期推出?
徐炜:治理交通拥堵我们认为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是任何一个政策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整个政策安排我们会在大运之前会有一些政策,大运之后也有一些政策。大运之前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缓解大运赛事交通畅通而出台政策,大运赛事之后会出台一些从根本上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政策。
吴定海:看来今天我们两位发言人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大家的问题不多。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今天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我们这场发布会的文字和图象实录在市政府网站上挂出来,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系列发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