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物流业发展状况、战略规划与首届中国(深圳)“物博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提供日期:2007-07-06 00: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市物流业发展状况、战略规划与首届中国(深圳)“物博会”新闻发布会实录

 

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时间:2007年7月6日下午
地点:市民中心

实录内容:

  宣柱锡: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市政府新闻办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嘉宾介绍深圳市物流业发展的状况、战略规划和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的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物流领导小组组长、物博会组委会主任张思平同志;深圳市交通局副局长、市物流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敏同志;市交通局物流处处长高旭敏同志,还有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郑艳玲女士。

  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办,是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我市的第三个大型的高规格的博览会。是我们深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又一个平台。办好物博会对我们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物博会有关工作的进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是应各位媒体朋友的要求,由我们主办方向各位介绍物博会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希望各新闻单位踊跃报道,也为即将召开物博会宣传造势。也是从我们新闻单位来说,物博会的胜利召开、圆满成功的召开贡献一份力量。今天发布会是先请思平市长和黄敏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然后就是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首先请张思平副市长介绍有关情况。

  张思平: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政府向参加会议的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以下简称物博会)将于本月17日至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正如刚才宣部长所讲,这次物博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第一次主办大型物流业会议,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办,是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又一个大型高规格博览会。我今天上午认真的核实,我们将要举办的物博会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个物流博览会。大家都知道,深圳市对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早在90年代,深圳市就把发展物流同高科技、金融、文化列入深圳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物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圳市2006年物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比重9.56%,比2005年上升了0.11,在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二位。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占GDP将近30%左右,第二个产业就是物流业。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深圳市已经形成了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物流构架体系,其中我们深圳港在十年前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去年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准箱,今年吞吐量将突破2000万标箱。深圳机场客运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位,货运量进入世界机场货运50强。此外,深圳还有亚洲最大的公路口岸—皇岗口岸,日均通过货运车辆超过两万辆次。随着深圳至内地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的相继开通,深圳物流腹地更加广阔。7月1日,深圳湾口岸的开通,加强了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为两地间的货物流通提供了更方便的交通方式,也将加快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深圳已经成为为珠三角、世界制造业服务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华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市政府一直重视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曾在2005年底的全市现代物流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深圳市“建设华南地区供应链服务基地和在亚太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物流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把努力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高端服务业作为深圳经济新的“火车头”。今年年初,我们还出台了关于鼓励港口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物流业发展,提升深圳物流在亚太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竞争力,市政府决定以市政府名义举办物博会,以此推动深圳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将深圳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基地和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实现“展会吸纳五洲,物流连通世界”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本届物博会将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实效化”的总体要求,全面致力打造国际顶级物流展会品牌,展览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参展单位达176家,展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会有5万多名专业观众入场参观,其规格居国内同行业展会第一,世界前列。物博会设12大展区,涵盖了物流行业的各个领域。此外,在深圳平湖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设立规模达50万平方米的第二展场,全面展示纺织服装、皮革皮具、印刷包装、电子、五金化工塑料五大行业综合商贸物流。

  截至目前,物博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刚刚我主持了组委会会议,就需要协调的问题已经进一步协调,重点参展的物流企业目前也在积极准备。

  物博会可谓专业观众云集。组委会已经邀请上万家深圳乃至国内外的重点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企业的专业人士现场参观、洽谈交流。此外,物博会还将同期举办物流与采购人才嘉年华活动,为物流人才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

  记者朋友们,我们深圳成功举办了九届的高交会和三届文博会,省会空前,成果喜人,而这两个会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媒体的大力支持!希望媒体能够用同样的热情支持物博会的宣传,让物博会成为深圳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谢谢大家!

  宣柱锡:谢谢思平副市长的介绍,下面请黄敏副局长介绍有关物博会具体进展情况。

  黄敏:尊敬的思平副市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首届中国(国际)物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是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又一高规格博览会。自5月8日思平副市长召开会议部署物博会筹备工作以来,在市领导的关心、领导下,我局高度重视,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展会各项组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一、招展招商工作进展顺利

  本届物博会将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实效化”的总体要求,全面致力打造国际顶级物流展会品牌。展览将在深圳会展中心2、3号馆举行,展览面积达22500平方米,目前确认参展单位达176家,展位655个,展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会有5万多名专业观众入场参观,规格居国内同类展会的前列。物博会设立了物流园区、港口、航运及班轮公司、铁路及公路货运企业、港口物流、物流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生产流通企业、政府及相关机构和物流人才专区等12大展区,涵盖了物流行业的各个领域。此外,在深圳平湖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设立规模达50万平方米的分会场,全面展示纺织服装、皮革皮具、印刷包装、电子、五金化工塑料五大行业综合商贸物流。

  目前,招展工作已基本结束,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参展,其中有世界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锐得公司、世界物流10强企业DHL和TNT、全球500强企业—理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欧洲大港德国汉堡港和荷兰鹿特丹港等国际企业。此外国内外的相关协会对本届物博会也情有独钟,热捧有加,除深圳本土行业协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外,荷兰总商会、印度总商会等国外协会都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宣传物博会,组织企业加盟物博会。总之,物博会参展企业规模之大、层次之高、类别之全、影响力之广居目前国内同类展会之首,充分体现了“国际化、的特色,对进一步扩大我市物流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博会的观众邀请方面,组委会已经邀请上万家深圳乃至国内外的重点生产制造业、商贸流通企业的专业人士现场参观、洽谈交流,目前已确认的企业达到7000多家以上。

  二、四大论坛完善展会功能

  1、开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暨供应链管理服务”主题论坛;

  2、开设了“供应链管理与创新实践”、“港口与航运”、“物流信息服务”三大专业论坛;

  3、开设了企业论坛和分会场论坛;

  4、论坛邀请德国敦豪(DHL)中国华南区总裁、汉堡港集团CEO、同济大学副校长等业界权威人士出席论坛并演讲,展现物流前沿、高端对话!

  三、六大签约仪式凸现展会实效

  展会期间,6个签约仪式将吸引您的眼球:

  一是深圳港与汉堡港建立友好港关系协议签约仪式;二是珠江船务与深圳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实施珠江战略;三是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将举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项目签约仪式;四是印度工商会与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合作与推介签约仪式;还有深圳市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民航方面签约仪式等,这些都将为供需双方提供快捷、高效的合作平台。

  四、著名高校设立人才专区

  当前,物流专业人才极端缺乏,为了解决当前这一突出问题,多方面增加参展企业的实效,为展会注入更多的内涵,物博会将同期举办物流与采购人才嘉年华活动(3号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前来设立物流人才专区,举办人才嘉年华活动,搭建高端物流人才招聘平台。很多大学都是校长、副校长带队过来。

  总之,通过物博会这一载体搭建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业沟通、合作、互补、共赢平台,引进高级物流人才、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展示我市物流成果,努力打造国内最高端的物流专业展会,不断增强我市的对外辐射力,提高我市城市竞争力、知名度,进一步巩固物流枢纽城市的地位,加快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步伐,也是我们市委市政府举办本届物博会的宗旨。

  “展会吸纳五洲、物流连通世界”,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热烈欢迎您的参与!

  谢谢大家!

  宣柱锡:现在欢迎各位提问,请各位尽量提一个问题,而且提问前报一下自己的单位。

  记者:你好,我是证券日报记者,想请问张市长,近年来深圳市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也有很多公司上市,我想请问这次物博会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有没有一些活动的安排?市政府在这方面有怎么样一些举措?谢谢!

  张思平:深圳市的物流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很强、效益很好的物流企业,既有大的基础设施的物流企业,也有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的企业。这些企业肯定会希望上市、融资,深圳市政府也支持这些企业的上市融资,做强做大。但是我们这次物博会没有专门设立物流企业上市的专门的业务活动。谢谢!

  记者:我是人民邮电报记者,我问一个物流和信息流结合的问题,以前我们在穷乡僻壤的公路上看到旁边房子都有“要致富,先修路”,后来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国务院提出用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国民经济发展,这次物博会除了有物流信息化论坛之外,请问黄敏主任在物流和信息流结合方面,物流信息化方面在展会上怎么体现?有没有这方面的重点?谢谢!

  黄敏:物流的特征就是流程的再造,流程再造需要依靠信息的支撑,因此我们本届物博会里面专门设立了物流信息的服务论坛,这个服务论坛里有我们深圳市海关的一些领导对我们深圳市物流大通关、深圳电子口岸进行主题演讲,同时我们这次对深圳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和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发展以及接触了我们中国最大电信营运商之一的中国移动集团,也给我们做了一些通过移动信息化发展,作为我们这次物博会的专业论坛。其目的要推动物流与信息化的结合。

  记者:我是深圳电视台记者,我们深圳成功举办了高交会、文博会,高交会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文博会重点就是文化产业展示、市场化。这次物博会重点体现在什么地方?另外深圳举办物博会相比其他城市有什么样的优势?谢谢!

  张思平:谢谢您的问题。我们这次举办物博会的宗旨是国际化、专业化,将来逐步向市场化发展。目的就是要促进深圳市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升深圳物流业在华南地区、亚洲地区的地位。所以我们这次物博会的展览主要是专业,我们组织了一大批深圳以及国内外物流企业来参展,同时也组织了上万家生产制造企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来参展。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参展促进我们物流产业和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的加大我们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我想这个目标大概是这样一个目标。

  第二个问题,深圳市举办物博会的优势我想在全国来讲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我们深圳是一个物流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深圳物流业在GDP当中比重据我了解在所有城市中最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大的物流企业。除了港口、机场这些以外,我们涌现了一批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这样的非常优秀的企业。比如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第三方物流供应管理方面在全国是最优秀的。我们有顺风快递在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中国移动。也有一大批国外的物流企业。第二,我们深圳对会展业非常重视。我们有成功举办高交会、文博会的经验,我相信凭借我们物流业高度发达以及物流在亚太地区重要作用以及会展的发展优势,我们将把物博会办的更好,谢谢!

  记者:张市长,我是现代物流发展,想请问一个问题,深圳湾口岸开通后,对两地的物流产生哪些影响?这次物博会是否有深港两地这方面的内容?谢谢!

  张思平:西部通道7月1号通车后,对加强深圳跟香港的合作,促进双方物流业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珠三角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我认为都非常重要。将来我们深圳的西部对物流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蛇口、大铲湾以及航空城等等。这次举办物博会的时候,有一批香港企业过来参展,同时我们也举办了几个论坛,论坛当中也会涉及到西部通道开通后如何加强深港之间的合作,共同发展物流、共同为整个华南地区提供更好的高端物流,谢谢!

  记者:我是南方都市报记者,有一个问题请问张市长,我们在一些采访当中,发现一些深圳物流企业在广州南沙区发展港口物流,对深圳可能造成很大的一些影响。在业内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想追求效率的话,可能会选择香港,追求成本降低的话,很有可能被广州那边一个新港口分流过去。物流虽然在GDP比重比较高,但是05、06年增长只有0.11个百分点,不算一个特别高的增幅。深圳有没有在物流业发展方面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包括这次举办物博会,是不是也希望对整个产业有一些新的突破?谢谢!

  张思平:首先有几个概念,0.11是指在GDP当中比重的0.11,不是我们物流产业增长0.11。去年我们物流增长15%,还是很高的。第二,我们确实希望政府第一次举办物博会,想促进我们物流企业、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过去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我们将通过物博会这种形式,进一步促进政府、企业和各个行业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更加促进这些企业更好的发展。刚才讲的第三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珠三角港口群当中,香港、深圳、广州之间的合作分工,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珠三角是世界的加工工厂,提供了大量的集装箱货运的货源,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5000、6000亿,所以在这个地区港口的发展应该说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优势,这些港口可能会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构成我们华南地区港口群这样一个大的趋势。未来的趋势当中,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我认为是不会改变的。虽然说香港集装箱增长幅度可能没有深圳、广州快,但是香港所具有的发展转口、发展港口高端产业的优势仍然存在,所以我认为香港的物流业发展、香港的港口发展应该说进一步巩固发展对亚洲国际航运地位。深圳港口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我们深圳今年超过2000万标箱,居全世界第四,并且每年都在建1、2个现代化港口。今年年底我们大铲湾正式开港,我们西部港口发展的航道也已经可以通航,所以我们深圳和香港相比,我们有优势,就是我们成本低,离货运地近等很多优势。广州南沙港从前年开港来发展也很快,增长速度高于香港、深圳,随着南沙港的发展,我们深圳的西部港口和南沙的港口将会形成一个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新格局。未来南沙港可能在内贸集装箱航运方面具有它的优势,但是我们深圳西部的港口在外贸、在国际航线、在管理、在经营、在技术方面应该说目前还有明显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香港、深圳、广州的港口都会得到比较好、比较快的发展。谢谢!

  记者: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这边有一个问题关于深圳保税区改革的问题,我印象当中去年也有关于保税区自由改革的问题,不知道能不能简要介绍这方面的情况?第二,西部通道开通后,对深港两地在机场和港口之间这种合作生态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机场这块不知道深圳现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两个机场合作的情况?还有西部通道开通后,另外一个大桥大家很关注的,深中大桥(深圳到中山),这对开拓深圳到珠三角西岸货源有帮助,这座大桥目前进展情况怎么样?

  张思平:关于保税港区、保税区的问题,一个是现有保税区升级问题,也是我们福田保税区升级,适应世界贸易一体化的升级问题,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果一旦国家政策突破,我们有可能成为第一批保税区施工基地新的保税区功能。第二个是关于保税港区,国家在上海、天津、大连批准了三个保税港区,深圳市向国家也申报了,但是目前还在申报过程中。

  第二个问题,西部通道通车后,对于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的合作将带来更有利的作用,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本来在很多方面已经进行了合作,深层次的合作这些年也一直在进行。香港方面有国际航班的优势,深圳方面有国内航班优势,深圳加香港将为华南地区国际客流和国内客流提供更好的条件,所以这个问题我相信我们两地机场,因为刚刚通车五天,我相信会进一步研究两个方面的合作,同时也会促进合作的进一步。

  第三个关于深中大桥,据我知道这还仅仅是一些学者、区域规划、区域发展的学者提出来的一个建议或者一个设想,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就是这个桥要不要建、什么时候建,我也很难做出回答。谢谢!

  主持人:很感谢刚才各位记者的提问,因为物博会也包括我们深圳的物流业都有很多媒体关注的信息,所以刚才组委会举行在本届物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和承办单位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设立新闻发言人,将来我们各位记者有关注的问题可以跟组委会办公室、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言人进行联络,他们具体联络办法我们会在政府在线上公布。今天我们发布会的情况也会在我们政府在线全程发布。

  非常感谢为今天发布会提供服务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在线和我们办公厅公关处有关同志,感谢各位记者,今天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