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内容:
主持人汪盛东(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处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618”是全民的购物节,也是一年一度的消费狂欢节,我们在今天召开这场发布会,就是希望大家在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通过“深圳全民艺术季”这场文艺盛事,体验到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介绍“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的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文斌先生;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邓丽君女士;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丁中元先生;
深圳市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嘉女士;
我是市政府新闻办处长汪盛东。
首先,请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文斌先生介绍“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的有关情况,有请。
刘文斌: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全民艺术季组委会办公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深圳文艺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根据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的部署,市文联作为牵头单位,整合全市艺术资源,举办首届“深圳全民艺术季”活动。“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以“聚沙成塔、串珠成链、相互赋能”为核心理念,聚焦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舞台、传统文化、大湾区融合、城市美育六大维度,通过强化市、区、社、企、校联动,构建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有效机制,打造覆盖全市、全域、全年的文艺盛事,营造浓厚的城市艺术氛围,形成艺术发展的良好生态,持续提升市民艺术素养,赋能城市美育,涵养城市艺术精神,为深圳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文艺力量。同时,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全民艺术季”通过打造系列文艺品牌项目,也将有力促进人文湾区建设。
首届“全民艺术季”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总工会、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出版集团支持,由深圳市文艺家协会服务中心、深圳市各文艺家协会承办,各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联、市区各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场馆、相关文化企业和文化社会组织、相关大中小学校等单位共同参与。可以说是集结了全市各层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各文艺领域的文化艺术资源,大家一起共襄盛举。
本届“全民艺术季”以“花开鹏城·艺启绽放”为主题,将于2025年6月24日开启,持续时间6个月。期间将围绕六大维度,推出20项主题活动,以及6大系列文艺活动195项,形成立体式、矩阵化活动体系。同时,今天我们还将推出“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文艺菜单,各位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可以在深圳发布、深圳市文联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查阅。
下面,我介绍首届“深圳全民艺术季”的目标定位和内容特色。
首届“全民艺术季”的策划举办,主要定位于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目标: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养城市艺术精神。“深圳全民艺术季”是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文化强市”战略的重点项目,通过举办全民艺术季活动,整合全市各层级、各领域文艺资源,持续推动已有的文艺品牌升级焕新,培育开展新的品牌活动,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促进文艺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构建覆盖全市、全域、全年的“普惠性+特色化”文化供给体系,努力破解超大城市文化服务不均衡的难题。同时,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品牌,进一步擦亮城市艺术名片,厚植深圳“城市文明典范”的文化艺术土壤,涵养城市艺术精神,促进城市品牌营销,以文艺赋能高质量发展。
(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全民艺术季以“全民参与、全域覆盖”为特色,涵盖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书法、摄影、公共艺术、曲艺、魔术、杂技、民间文艺等多元形式,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又有当代艺术、时尚元素、生活美学的沉浸体验,从而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文化文艺活动,实现以艺慧心、以艺润心、以艺养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以“大众创意、无限链接”的多门类艺术活动,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市民艺术素养,赋能城市美育,以文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三)推动文旅商融合,促进文化新消费。数据显示,深圳市民年均文化消费支出超5000元,位居全国前列。全民艺术季致力于打造遍及全市的文艺盛事,融汇艺术场馆、山海田园、公园景区、文旅商圈等多维场景,将成为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激发文化消费新动能的重要平台。
(四)培育文艺人才,讲好深圳故事。2025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把握重大时间节点,充分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切实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两新”人才,精心谋划开展一批精品文艺项目、新大众文艺项目,通过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深圳故事。
(五)促进中华文化“两创发展”,推动建构文艺美学自主知识体系。以来源于城市基层文艺实践的经验交流和总结提升,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念,传承5000年中华文脉和中华美学精神,推动新时代美育实践创新和文艺美学理论创新,为建构中国文艺美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深圳的积极贡献。
(六)深化粤港澳文化协同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通过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三地艺术家交流合作,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促进人文湾区建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以岭南特色与国际视野并重的文艺作品,与世界对话,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195项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特色:
(一)20项主题,都是一些品牌活动,有的是既有品牌的焕新提升,也有今年新创办的品牌活动,包括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开幕暨深圳舞蹈月启动活动;第八届深圳舞蹈月;深圳市第二十二届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2025深圳文博会艺术季;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中国原创音乐盛典巅峰之夜;深圳“城市长卷”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展;深圳文学季;深圳音乐汇;第七届深圳魔术季;2025深圳民间文化月;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2025深圳青年影像大赛;深圳大剧院艺术季;音乐工程·鹏城歌飞扬活动;第十一届深圳莲花山草地音乐节;深圳艺廊——推广本土文艺家系列展览;第十二届艺术深圳;第十四届深圳动漫节;2025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以及100+艺术季。
(二)6大系列品牌活动包括:一是“艺览无遗,美绘鹏城”,以视觉艺术为载体,推广深圳本土艺术家,宣传优秀文艺成果,包括2025深圳书法篆刻年度展、深圳摄影作品年度展、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等艺术展览活动42项;二是“音浪舞动,艺韵飞扬”,汇聚深圳多元音乐舞蹈力量,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盛宴。包括“商圈新动力”系列音乐会、深圳钢琴音乐季、深圳打击乐文化季、中国当代舞蹈周等音乐舞蹈活动32项;三是“戏韵流芳,曲聚万象”,立足传统戏曲精髓,融合当代戏剧创新表达,展现深圳舞台艺术的丰硕成果。包括舞剧《咏春》、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深圳木偶艺术季、2025蛇口戏剧节和各类商业戏曲戏剧演出31项;四是“美育润心,花开未来”,以艺术启蒙和城市美育为核心,通过工作坊、公共教育项目等互动形式,激发青少年和市民的审美创造力。包括文艺志愿服务计划、文艺名家驻校计划、文艺大讲堂、“美润鹏城”中小学校美育成果展演等艺术美育公教活动26项;五是“艺聚湾区,共谱华章”,深化粤港澳文化协同发展,以联合展演、驻地创作等为载体,促进三地艺术家交流合作。包括粤港澳纪录片盛典、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青年戏剧月、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粤港澳幽默喜剧艺术嘉年华、深港文化月、“创艺同行”湾区青年艺术荟、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巡展等深港澳文艺活动30项;六是“智汇艺论,思启新程”,汇聚文艺行业专家和跨界学者,围绕艺术与科技、城市更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包括艺术北馆晚7点、“四方沙龙”系列学术活动、“美读之镜”系列学术讲座、“诺奖作家深圳行”等艺术讲座交流活动14项。
以上就是“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的总体情况。在此,诚挚的邀请海内外媒体朋友们届时光临全民艺术季各项活动现场,见证和报道深圳文艺之花的持续绽放!谢谢大家!
汪盛东:好的,谢谢刘文斌主席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媒体朋友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下面开始提问。
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提问,请问邓丽君副部长,今年5月,深圳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请您谈谈首届“深圳全民艺术季”的举办对深圳城市文明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谢谢。
邓丽君:感谢您的提问!刚才您提到今年深圳是第七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我们第一次获得这个荣誉称号是2005年,至今正好20年。这20年,乃至进一步往前回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年以来,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能看到这不仅是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过程,也是一个文艺繁荣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我们在用经济、科技不断地铸就这座城市钢筋铁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用文化艺术赋予他灵动的魂魄。我们举办“深圳全民艺术季”调动整座城市的文化积淀,汇聚各方的文艺资源,打造文艺活动荟萃、文艺作品迭出的全市性平台,这将进一步涵养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让深圳这个“工科男”更有“文艺范”。当前全市上下都在全力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我们广泛动员市民群众参与这项体育盛事,而“深圳全民艺术季”以及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跟全运会两相呼应,我们“文体兼修”,能够进一步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品质,这是从城市的角度而言。
从市民的角度来看,人们来到城市,我们理解不仅是为了生存、生活,更是为了心灵的生长,希望在城市里能够找到精神家园,能够追求诗和远方。“深圳全民艺术季”联动市、区、社、企、校各方,推出195项文化艺术活动,刚才文斌主席作了详尽的介绍,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非常齐全,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非常接地气的文艺惠民活动、文艺志愿服务、公益课堂,也有高端的精品文艺展演,让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人们能够享受更丰富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刚才文斌主席讲到“以艺慧心、以艺润心、以艺养心”,我们通过艺术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智慧启迪、情感温润和精神滋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举办“深圳全民艺术季”是开展城市美育、促进心灵生长、提升市民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市民是文明的主体,那么举办“深圳全民艺术季”要实现的目标,我们理解是为这个文明容器雕刻文化符号,让这群文明的主体进一步强化文化印记。
最后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深圳全民艺术季”的“季”不是“一个季度”的概念,是“一年四季”的概念。今年因为是首次策划,我们举办时间是在6月到12月。从下一届开始,活动的征集和策划将在今年年底前展开,各项活动将覆盖明年全年,让广大市民群众一年四季都能得到艺术熏陶和文明滋养,更好地发挥活动的文明促进作用。我想这也非常契合城市文明建设要常态化、长效化、久久为功的要求。我们希望通过“深圳全民艺术季”的长远策划、长线开展,能推动实现城市文明建设的“长期主义”,让文艺之花全年盛开,让文明之树四季常青。谢谢!
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提问。我们留意到,“全民艺术季”活动里有不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展的“全民艺术普及”相关工作。能否请丁中元副局长简要介绍一下“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谢谢。
丁中元: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全民艺术普及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艺术需求为导向,以各级文化馆(站)为主阵地,主要从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术普及和活动普及四个方面发力,通过每常年举办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展演、展览、展示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进而培育城市的文化厚度,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艺术精神。这和刚才文斌主席发布的全民艺术季的“以艺慧心、以艺润心、以艺养心”的理念是相通的,同时也是“全民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们每年开设全民艺术普及课程数百门、课时达到数万课时,覆盖了声乐、器乐、舞蹈、生活美学等多元领域,并推进分层教学,也创新引入了非洲鼓、潮流舞种以及AI艺术创作技巧等个性化项目,通过举办周末剧场、文化馆联盟知行大讲堂等各类公益性群众文艺活动达到数万场,惠及了数百万人次。大家可能也留意到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深圳市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大使石倚洁领衔的推广人团队覆盖了各个艺术门类,全民艺术普及阵地可以说是遍布全市,也实现了便捷可达服务的作用。
接下来,我局将以全民艺术普及入选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和2025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契机,按照我市全民艺术季总体工作安排,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强化各级各类资源整合,完善“普惠性+特色化”的文化供给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让市民享受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还推出了“深艺通”小程序,在全国也首创了“艺术拼团”,如果市民想尝试一门艺术课程时,只要打开小程序,注册并填好相应的课程需求,便可以发起“拼团”;人满成团后,我们将也会匹配相应的教师以及场地资源,助力课程落地。通过数字赋能等综合手段,能够进一步提升全民艺术普及品质化、品牌化、多元化、常态化以及便捷化服务水平,未来我们也欢迎各位市民朋友多多体验我们的小程序!谢谢。!
记者:深圳广播记者提问,想请问一下李嘉秘书长,今年的深圳全民艺术季与深圳舞蹈月结合启动,以舞蹈作为开幕演出的主要形式,是出于什么考虑?另外,能不能介绍一下深圳舞蹈的发展和特点?谢谢。
李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深圳全民艺术季将全市的艺术资源整合集中展示,既体现了深圳文艺的整体实力,又突出重点,更加精准的满足市民的文艺需求,实现他们的文化权利。因此,深圳全民艺术季是促进深圳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深圳舞蹈月作为深圳全民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生活的艺术再现。尤其是舞剧,集思想、技术、叙事和美学于一体,近些年受到大众追捧。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火爆出圈,国内外巡演场场爆满,充分说明观众对舞蹈艺术的喜爱。结合深圳舞蹈月的举办,用舞蹈艺术作为开幕演出的主要形式,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关注和参与全民艺术季的各项活动,还可以促进舞蹈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互鉴。
深圳对舞蹈事业高度重视,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支持下,市舞协1998年创办深圳舞蹈大赛,24年不断耕耘,探索出现代舞与城市特色高度契合的实践道路。进入新时代,市舞协围绕建设高质量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大力培养和引进青年舞蹈人才,打造原创精品平台和开放包容的艺术生态,成为当下深圳舞蹈的亮点和特色。
一是设立深圳舞蹈英才计划项目。项目集作品编创、舞台实践、学术研讨、理论学习等内容为一体,为期一年,形成“选拔-孵化-展演”的闭环生态。截至目前,英才计划培养编导40余人,编创作品获“荷花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英才计划举办七届,得到全国舞蹈界的高度认可和关注,已形成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的"深圳模式"。
二是创办深圳舞蹈月。这是全国首个以舞蹈为主打的艺术活动。以舞为媒,因时而变。其中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每届参赛选手近万人,被誉为“东方黑池”。 WDS深圳街舞展演吸引国内外数百名街舞精英,为青年观众呈现了激情四射的“舞林大会”。优秀剧目展演探索市场化道路,市场反响热烈,顶流舞者和院团来深演出,极大的提升了舞蹈月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即将举办的第八届深圳舞蹈月将秉承全民艺术季的理念,开展4个板块20多场活动,覆盖全市9个区,以期实现让舞蹈走进千家万户。
三是推动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连续两届落地深圳。深圳共有5个作品获得现代舞奖和当代舞奖,4个作品获提名奖,还首次实现了“荷花奖”5个子项目作品全部入围终评,展示了深圳舞蹈的综合实力,有力提升了深圳在全国舞蹈界的地位。
四是探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在国内率先推出“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和镜头手段,呈现"影像+舞蹈"的艺术魅力。在中国舞协第三届中国舞蹈影像展中,深圳成为全国入选作品最多的城市。
此外,市舞协在推进深港澳创作合作,青少年舞蹈交流,助力大湾区艺术融合发展方面也进行了多个尝试,成果明显。
今后,深圳舞协将团结全体舞蹈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打造深圳舞蹈的升级版。用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时代,回报市民,更好地展现舞蹈“以文化人,以舞润城”的独特魅力。谢谢。
汪盛东:好的,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刚才刘文斌书记介绍了“2025深圳全民艺术季”的有关情况,邓丽君副部长、丁中元副局长、李嘉秘书长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如果还有问题的话,一会还可以进一步再采访我们的发布人。
今天发布会的图文实录将在深圳发布和深圳政府在线等官方平台刊发,同时,读特、第一现场等媒体平台也会有图文和视频的回放。“以艺慧心、以艺润心、以艺养心”,欢迎大家关注、参与、传播深圳全民艺术季。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