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内容:
主持人苏荣才(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国宏先生;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高尔剑先生;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谭权先生;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黄海涛先生;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先生。
我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
首先,请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张国宏先生,介绍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情况,有请。
张国宏: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首先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深圳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深圳休闲骑行道规划和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大家都知道,深圳拥有260公里海岸线,拥有1016平方公里的蓝绿空间,有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空间格局。近年来,深圳全力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320个,各类步道总里程达到3600公里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骑行、运动骑行已成为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非常时尚、非常流行、也是非常健康的一项户外运动和休闲游憩方式。为此,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深圳独特山海资源,利用现有的绿道、碧道、公园园路等慢行系统,大力推进休闲骑行道的规划建设,由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了《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2025—2035年)》,同时还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制定了《深圳市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努力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共享、全域活力”的世界级骑行城市。2025年3月,这两个文件已经正式印发。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总体规划情况。根据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全市规划构建“1+3+N”的休闲骑行道体系,“1”,就是1条滨海骑行道,西起茅洲河口,东至大鹏鹿嘴,全长200公里,串联三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一洋(伶仃洋)一河(深圳河)景观,打造融海岸自然、海滨活力、海边慢行的休闲活力骑行带;“3”,就是3个山海骑行大环,其中西部环线展现科创活力,中部环线融合都市繁华,东部环线彰显山海壮美,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百公里级的骑行大环;“N”,就是N个特色骑行环,因地制宜建设各自超20公里的环湖、沿河、穿林、绕城主题特色骑行环,串联重要城市节点、功能区块,连通大型绿廊、河流、水库、山体等自然景观。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超1000公里的休闲骑行网络,实现“山海连城 骑乐无穷”的目标,让市民朋友尽情在骑行中亲近自然生态、体验山海美景。
目前,全市已贯通休闲骑行道100余公里,包括宝安固戍码头到福田红树林50公里的滨海休闲骑行道西段,西丽湖15公里休闲骑行道,光明科学城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20公里休闲骑行道、15公里盐田半山休闲骑行道等一批线路。这些线路一经开通,就立即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和全国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以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市休闲骑行道建设,让更多市民朋友、创新创业人才和国内外游客朋友,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生态福利。
一是加快贯通一批“山海cityride”示范线路。坚持生态优先的低扰动建设模式,“针灸式”缝合断点,2025年将基本贯通200公里的滨海骑行道,同时推进环石岩湖、环深圳水库、龙岗河、茅洲河等精品路线的建设,年底累计要建成休闲骑行道300公里,到2027年将基本形成700公里以上的骑行骨干网络。
二是持续完善骑行服务体系。坚持平赛结合、分级分类的原则,策划公路、山地、场地自行车等多元主题的骑行线路。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40处以上服务驿站,完善租车、维修、补给和休憩等服务功能,推进智慧导航、应急救援、赛事举办、团体预约等场景的应用,让市民享受更便捷、更安全、更舒心的骑行生活。
三是创新打造“骑行+”特色场景。强化骑行空间的复合功能,激活“骑行+商业”“骑行+赛事”“骑行+文旅”多元业态,串联重要的商圈、大型文体设施等消费聚集区域,融合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元消费场景,打造名片级打卡点和驻足点,让“山海连城 骑乐无穷”成为深圳又一靓丽的城市名片。
媒体朋友们,建设千公里休闲骑行道,是深圳对市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城的生动注解。我们将以此次发布会为起点,加快推进休闲骑行道建设的各项工作,期待与市民朋友一起骑遇深圳!谢谢大家!
苏荣才:感谢张国宏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央广网记者提问,请问高尔剑副局长,作为规划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如何做好规划统筹,确保休闲骑行道的建设实施?
高尔剑: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休闲骑行道建设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释放生态福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局作为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紧扣主责主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休闲骑行道建设与绿美生态保护、人文特色彰显等目标协同推进。
一是坚持规划统筹,推进全流程规划传导。《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属“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纳入我市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统筹管理。通过规划、土地、海洋全要素统筹,切实提升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同时按照规划“多层细化”的要求,以专项规划锚固整体空间结构,以行动计划明确实施任务,以实施方案细化管控要求,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加强全要素规划统筹。深圳是一座高密度超大型城市,也是一座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多年来,我们始终高度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空间格局,形成了半城半绿、山海城相依的城市特色风貌。我们将持续衔接和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总体格局及生态保护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坚持生态优先、轻建设、低扰动原则,以绿色低碳、节约集约、因地制宜的方式把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人文传承、城市建设格局和市民群众休闲出行需求统筹起来,为市民踏绿穿林、都市骑行、溯溪环湖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三是坚持协同实施,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休闲骑行道规划不仅是慢行游憩网络的补充与完善,也是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科普价值,建立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投入良性机制的深圳探索。未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持续做好用地保障、政策支持、品质管控的基础上,推动空间的激活与提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建设,让市民群众享受更好的生态福利。谢谢。
记者:深圳新闻广播记者提问,请问一下谭权副局长,作为“山海连城”绿道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请问市交通运输局在强化市政道路慢行网络与休闲骑行道之间的衔接与接驳方面会有哪些动作?
谭权:感谢您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关注。休闲骑行道建设是深圳构建绿色出行网络的重要环节,我局将立足职能定位,重点推进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道路空间的协调、复合利用。针对跨城市道路空间设置的骑行廊道,我局将协同项目建设单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确保跨路休闲骑行廊道与城市慢行通道平顺衔接;对于需要利用市政道路慢行空间设置的廊道,我局按照“协调、一体、安全”的原则,全力做好路段、交叉口处的骑行交通组织,统筹城市道路空间复合利用。比如2024年,为畅通环西丽湖碧道工程,我局在沙河西路(西丽湖路-百旺村口)东侧通过优化机动车道空间,增加了4公里骑行道,有效骑行宽度超过3米,同时,在标识指引方面与“山海连城”整体风格保持一致,提升骑行道的辨识性。
二是完善交通接驳服务配套。为提升休闲骑行道的可达性,方便市民和游客交通换乘,我局将在有条件的骑行道出入口,结合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设置公交停靠站、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等接驳设施;对于可达性较差的出入口,我局将增强公交系统对休闲骑行道的支持,结合需求开通接驳专线。谢谢。
记者:读特客户端记者提问,请问黄海涛副局长,滨水空间是骑行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中,水务部门将如何发挥作用,推动滨水空间和骑行道建设深度融合?
黄海涛: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说的,水务部门在这次行动中可以大有所为,我局将通过三个融合,推动建设高品质休闲骑行系统。
一是推动水空间和骑行空间相融合。经统计,骑行道建设将涉及64条河道、13座水库、52公里海堤、19座水闸。我局将通过实施碧道微改造、推动非供水水库全面开放、优化部分饮用水源水库管理等措施,着力打通骑行道上的断点、堵点,为市民营造畅行无阻的骑行环境。
二是推动水生态和骑行景观相融合。“十三五”期间,我市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近年来,我市河流水质持续稳定提升。未来,我局将充分发挥在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水土保持等领域的专业优势,持续提升水务工程品质,精心打造绿美碧带、幸福河湖、生态海堤,让优美水生态成为骑行道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推动水文旅和骑行场景相融合。近年来,我局串联各类水务设施和水文化场馆,已形成多条贯通河湖海岸的水文旅线路。接下来,我局将紧扣深圳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的部署,以滨水空间为依托,创建更多的水利风景区、水情教育基地和水文旅项目,推动水务设施活化与复合利用,并将其有机融入骑行系统,使水务空间成为充满活力的滨水骑行新场景。
综上所述,在休闲骑行道建设三年行动中,水务部门将以“三个融合”为核心,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生态景观、拓展文旅场景,推动滨水空间与骑行道建设同频共振,既满足市民休闲骑行需求,也为打造山海连城绿美深圳、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水务力量,让滨水骑行成为彰显深圳魅力与生态活力的新名片。谢谢。
记者:香港商报记者提问,请问何建辉副局长,《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里提出着力策划丰富多样的赛事与活动,请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这块有些什么具体举措?
何建辉:谢谢您的提问。骑行运动覆盖面广,爱好者众多。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综合发展骑行等运动,骑行道是深圳一张靓丽的名片,骑行也正在加快融入市民的生活。接下来,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努力,希望为市民朋友和来深的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赛事活动,继续擦亮“山海连城 骑乐无穷”的骑行品牌。
一方面,我们加大骑行赛事活动的供给。我们将不断优化赛事的组织、服务与保障工作,吸引更多骑行赛事在深圳举办,欢迎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车队和骑行爱好者来深参赛。近日,我们也正在接洽来深考察的环法赛事的团队。2025年,我们将持续举办深圳滨海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环深圳·光明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深圳光明站),还有海峡两岸暨港澳自行车赛、16届凤凰山自行车挑战赛等。这里还要特别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今年是第15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举办的年份,十五运和残特奥是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深圳赛区我们布局有全运会的自由式小轮车比赛、技术小轮车比赛,以及残特奥会的场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比赛。我们也还鼓励行业协会、企业、机构和高校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骑行活动,不断丰富骑行赛事活动供给。另一方面,加快骑行线路的开发推荐。今年1月,我们发布了骑行深圳,也就是休闲骑行道的指引,书中精心挑选了滨海为主的4条、河湖为主的6条以及山地为主的6条共16条适合不同骑行爱好者的骑行线路。这些路线串联起深圳的湾海岸线、西丽湖等标志性自然景观,途经特色小镇与历史文化街区,涵盖了深圳的山海河城等景观。今年接下来我们还将会同城管等部门再开发推荐5条左右的特色休闲骑行路线,并着力完善线路沿途的服务与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朋友在深圳快乐骑行,享受美好生活。谢谢!
记者:广东台记者提问,张局您好,想请问一下,休闲骑行道将如何体现深圳特色?五一假期临近,能否推荐一些可供市民骑行的路线?
张国宏:感谢广东台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深圳休闲骑行道怎么体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是我们在规划和建设休闲骑行道要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美。深圳的骑行道依托深圳“一脊一带二十廊”的生态骨架,串联起山脉、海湾、河流、湖泊、公园等自然景观,展现深圳壮阔山海之美,繁华都市之美,阡陌纵横的田园之美,开放包容的人文之美,多元多态、多姿多彩式构建深圳休闲骑行道的景观特色。二是科技范。深圳休闲骑行道将链接了我市20大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以及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室、科教集聚区,必将成为我市青年创新创业创意人才的新型交流互动空间。三是活力足。利用石岩湖、西丽湖、大鹏半岛等自然资源,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平赛两用”的骑行道,丰富骑行赛事供给。面向社会举办系列活动,兼顾市民的日常休闲和健身需求,打造“专业骑行”和“全民共享”的活力场所。四是业态好。通过骑行道串联起深圳重要的消费聚集区域,植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元消费场景。利用休闲骑行道三级服务驿站体系,提供骑游设备、户外运动产品的销售、租赁、维修等服务,开发深圳骑行文创产品,激活骑行消费新活力,促进骑行经济与产业发展。
媒体朋友还关心五一假期就要到来,在深圳可以去哪骑行。如果天气晴朗,我建议大家可以到这几条骑行道去体验一下:一是西部滨海骑行道示范段,从宝安固戍码头到福田红树林,50公里,可以畅快地骑行,这条骑行道可以感受到大美海岸风光,中途还将穿行深圳最新的商业地标—K11,在这里可以停下来歇一歇、看一看、逛一逛;二是西部环西丽湖休闲骑行道,沿途可观赏问山叠水、白芒拓印、写意三河等9个景点,体现自然与文化的奇妙融合;三是光明休闲骑行道示范段,在这条骑行道上你不但可以看山水之美,可以赏田园风光,还可以参观五一将正式开放的深圳科技馆,领略科技魅力;四是盐田半山休闲骑行道,这条骑行道你可以从大梅沙出发,盘山而上,一路爬坡,骑行到深圳最高的公园书吧—云海书吧,在这里你可以美美地喝上一杯咖啡,从全视角360度观景平台俯瞰盐田港,远眺深圳的最高峰梧桐山和深圳第三高峰梅沙尖,这里景色非常壮美。
不过这里还是要向广大骑友提个醒,骑行很美丽,但是也有风险,山海之城地形复杂,骑行道弯道多、坡度大。一是要切记安全骑行、量力而行,骑帅不骑快。二是务必文明骑行,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礼让行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深圳美好的骑行环境。谢谢大家!
苏荣才:好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刚才张国宏局长介绍了深圳市休闲骑行道专项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情况,并和高尔剑二级巡视员、谭权副局长、黄海涛副局长、何建辉副局长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们一起为我们描绘了、展现了深圳建设千公里骑行道的美好图景,令人向往。
“山海连城,骑乐无穷”,是深圳的一张新名片。五一假期临近,借此机会,我们邀请广大市民走出家门、走到户外,同时我们热情欢迎海内外的朋友来深圳“一骑出发”,感受深圳山海连城的魅力,尽享骑行魅力。
我们这次发布会的图文实录将在深圳发布和深圳政府在线等官方平台刊发,同时,读特、壹深圳、i深圳等媒体平台也会有图文和视频的回放。
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