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党工委依法治区办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及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安排、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安排,在法治政府建设的征程上稳步迈进,积极履行各项职能职责,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筑牢法治根基。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落实法治建设责任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本年度召开党组会35次和“第一议题”学习41次,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是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领导班子带头集体学法、定期学法,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认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
三是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安排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积极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全员完成学习任务,课时达标且学法考试成绩均合格。落实局长讲法要求,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相关内容,介绍立法背景及意义、规范要义及特色、实施重点及展望等。
四是完善法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深圳市司法局关于设立首席(总)法律顾问的通知》文件要求,建立健全我局首席(总)法律顾问工作机制。成立内部合法性审查小组,对于规范性文件、非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协议等文件,建立合法性审查流程,进一步规范内部合法性审查工作,健全内部合法性审查机制。
(二)完善政府机构职能架构,优化行政效能
一是建立协同高效办理机制。全年完成398项权责清单事项的上线工作,其中依申请类的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6类事项共计82个事项,依职权类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共计316项,实现权责清单平稳运行。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登记证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等3个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平台,完成一件事一次办信息录入、测试调整、正式上线等工作,切实减少办事群众申报流程和到现场次数。
三是筑优筑强营商环境。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集体资产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本区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行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农村集体及成员合法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完善行政决策机制,筑牢公信力与执行力根基
一是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政策文件制定程序的各项要求,在编制《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时,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论证,对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等进行把关。在充分论证和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前提下,通过深汕网积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二是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机制作用。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普法活动,落实政府法律顾问管理相关工作要求,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促进各类合同落实事前协商,定前审核,事中跟踪、事后监督,有效管控了我局的合同充分顺利履行,无一发生纠纷,有效控制了合同履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四)优化行政执法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一是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印发《深汕特别合作区渔船渔港综合治理监管工作方案》,成立渔船渔港综合治理监管委员会,建立公安、海警、海洋综合执法等涉海涉渔管理部门联合作战和联合执勤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各项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绝户网”、伏季休渔违规渔船、及电、炸、毒鱼等严重违法行为,累计查扣涉渔“三无”船舶159艘,促使辖区内的“三无”船舶数量大幅下降,水域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严格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日常巡查、重点整治的方式,对渔船超载、未按规定佩戴救生设备、私自关闭AIS通导设备等违规作业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按要求在有关网站进行公示;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执行等过程采取文字、摄像等记录方式,严格使用执法记录仪;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要求行政处罚案件均需要通过法制审核流程。同时,规范处罚过程采取层级审批,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四是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模式。搭建渔船渔港智慧监管平台,为合作区渔船安装船名牌及RFID芯片,以现有的渔船安全检查系统为基础,将渔船实时定位数据、海防雷达扫描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统一处理,实现合作区渔船渔港所有监管设施一屏展示及指挥调度,构建合作区三位一体的渔船渔港立体监管体系。
五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人员深入渔村开展了宣传渔业安全生产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向渔民群众宣传讲解渔船安全生产知识、各种惠民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渔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渔民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共发放宣传资料400多份、悬挂横幅8条,张贴宣传海报36张,解答群众咨询70人次。组织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推进会、区“三资”平台培训会、农机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区党政办组织的民法典主题、宪法宣传周等普法活动。
(五)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发布《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和海洋渔业局渔船海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海洋综合执法机构处置渔船海上安全突发事件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及时、高效处置渔船海上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渔区社会稳定。
二是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组织渔政大队、当地渔民,在小漠镇码头开展渔业领域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提高渔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能力,强化处置突发事件技能,检验行业部门应急预案有效性与合理性,提高各成员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实战能力,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构建完善的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
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组建由局长统筹,局办公室牵头,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的行政应诉队伍,充分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责任制度,截至目前未被行政诉讼。
(七)加强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加速政务数据有序共享进程。落实“双公示”工作要求,及时在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填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截至12月1日,行政许可共录入33条,积极推动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二是大力拓展“互联网+监管执法”。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与监管执法工作,通过“人防+技防”强化渔港渔船管控,通过渔船渔港智慧监管平台、船名牌及RFID芯片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升合作区对渔船、渔港安全监管的能力,提升区内渔船渔港的监管水平。
(八)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是严守纪律规范履职用权。通过深汕门户网站公开政务信息,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法治政府建设等有关工作情况,广泛接受监督。认真抓好巡察、审计、检查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剖析问题整改到位。
二是强化政府督查工作质效。落实《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关于开展2024年度依法履职法治督察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对2024年度行政执法情况组织开展自查,并将有关自查情况形成书面报告。
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化实施。通过深汕网就《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征求意见稿)》《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民房盘活利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文件制定质量。
四是加快构建政务诚信体系。用好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和“双公示”系统,及时填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存在的问题
聚焦2023年度问题整改,一是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法治思想学习;二是派驻人员前往市支队、大鹏大队学习案卷制作、执法等方面经验,切实提高执法水平;三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题培训、活动参与等方式下沉乡村推进普法活动,现场说法释法。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整改成效,但与法治政府的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普法手段还有待加强。普法的形式内容还不够丰富多样,难以完全满足更多群体新时代的法治需求,仍需加强普法形式创新,提升普法质效。二是执法能力还需加强。当前执法工作管辖范围广、人员力量薄弱,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履行职责、监管到位、严格执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政府建设和法律专业知识欠缺,法治政府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制度建设方面、人员配备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法治工作的资源配置还存在不足:在人力上专业法治人才短缺,尤其在执法和普法关键岗位,一人多岗现象普遍,难以保障工作的精细化开展;物力层面宣传资料和执法设备陈旧老化,影响普法效果与执法效率;财力支持有限制约了普法活动的规模与频次,以及执法人员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三、2025年工作措施
2025年,我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市、区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部署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全民普法与法治建设一体推进,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通过法治手段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现实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和依法治理能力。
(二)推动各项法治工作贯彻落实。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为目标,以依法办事为基础,以依法决策为重点,以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积极开展,认真落实我局法治政府工作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和巩固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使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上新台阶。
(三)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以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为抓手,强化执法人员的执法办案能力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尽快熟悉和掌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辅助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协查经验,落实落细日常执法检查工作,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程序,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
(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普法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结合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月等活动,通过小程序、小组入户宣传等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多方式多渠道集中开展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工作的参与率、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