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峦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依法治街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实,为法治政府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效,现将2024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部署,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列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内容;二是在党工委会议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内容;三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纳入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及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四是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以专题学习、培训会、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依法治街任务贯彻落实。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街道党工委书记坚持领导带头,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深圳市坪山区党政工作部门及街道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试行)》要求,认真组织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确保依法治街任务落地落实。
(二)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成员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及学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度述法报告。
(三)主持召开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会,细化分工,压实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落实行政职能体系,不断夯实法治基础
(一)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截至目前,在坪山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政府相关信息253条。开展政府开放日、网络问政等主题活动各1次。开设“马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专栏,发布相关信息51篇。
(二)优化政务服务效能。今年4月,便民服务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完成“高效办成房屋租赁一件事”改革,开展房屋租赁凭证业务税费缴费流程优化工作。基本实现企业群众现场完成业务办理并领取证照,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实现该业务的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三)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对所管辖范围的用人单位开展日常性的劳动监察活动,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监察处理劳资纠纷案件共362宗,涉及人数1387人,涉及金额1074.83万元。其中妥善处置建筑工程领域纠纷181宗,涉及人数664人,涉及金额846.1944万元。
四、规范执法办案流程,严格履行制度要求
(一)落实执法三项制度。在坪山区政府在线公示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拓宽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从源头上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每一项执法活动程序与实体均合法合规。
(二)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定期在“双公示”平台公示行政执法信息。2024年,执法部门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76宗,公示率100%。
(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街道司法所督促街道执法部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2024年以来,组织街道执法案卷自评6次,区、街执法案卷交叉互评6次,向司法局报送综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62宗,评查结果均为优秀。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每周“练兵”、每月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队员执法水平与应急处突能力,全面提升队伍形象。街道持有执法证公务员31人,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参与执法测试参与率100%,优秀率100%。
五、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民主
(一)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经召开班子会审议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规定,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推进决策科学民主。
(二)充分发挥街道法律顾问作用。街道结合实际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6名,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合法性审查、规范执法、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街道司法所为各部门审查各类合同701份,出具书面法律意见192份,有力保障了街道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有序开展。
(三)设立街道首席(总)法律顾问。负责统筹协调处理所在单位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深度参与所在单位行政决策并对决策合法性把关负责,全面预防和控制所在单位法律风险。
六、主动接受法律监督,有效制约行政权力
(一)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按时办理并及时提交答复和办理情况,圆满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今年以来,通过深圳市坪山区议案建议提案管理系统签收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65件,其中,主办件1件、分办件3件、会办件61件;签收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提案16件,其中主办件2件,分办件1件,会办件13件。
(二)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检查监督。依法配合法院审判活动,本年涉及街道行政诉讼案件3宗(其中两宗原告自愿撤回起诉,一宗原告提起上诉,法院尚未审理)。
七、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夯实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街道、社区、小区花园等范围内成立6个邻里家事调解工作室,实现邻里家事调解工作室全覆盖,与街道人民调委会紧密协作,及时调解处理排查发现的婚姻家庭矛盾及邻里纠纷,成功调解化处各类矛盾纠纷379起,参与矛盾纠纷排查565次,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406起,涉及人员1099人,涉及金额约1069.22万元。
(二)妥善处理信访工作。街道主要领导组织包案,成立工作专班,召开相关协调会议,研究信访问题共计584次。妥善处理多次聚集维权的事件,小区民生诉求从交付时候的信访维稳转入小区居民入住后的物业服务。
(三)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以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成立了由街道社区党工委统筹指导,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的化解机制,确保各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如,在街道社区的赋能之下,党支部创新搭建“OAO线上+线下”沟通平台。有效解决了地铁14号线施工噪音污染、入园入学诉求等一系列民生大小事。
八、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的改进情况
(一)加强信访法治化工作。按照“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要求,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确保信访问题的源头得到治理,在信访处理过程中,分清责任、及时转办,保证信访事项的处理流程顺畅,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受理和办理信访事项,确保每一步都合法合规。
(二)强化重点领域执法。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对所查的用人单位逐一进行巡查登记,收集用人单位用工情况材料。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向用人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同时对依法下达的执法文书进行跟踪追查,督促问题企业限期整改。
(三)提升执法业务水平。持续对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突发事件应对培训、行政执法文书培训,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着重提高执法业务能力水平和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九、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营商环境有待提高。一是企业申领“行政执法监督码”目前仍在推广中,部分企业还不懂如何申请“行政执法监督码”操作流程,应急办正在大力推广,并逐一上门指导服务。二是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活动形式单一,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真正的法律需求和痛点,导致活动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活动的持续开展,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执法业务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执法事项下放过多,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执法人员承载能力、知识覆盖面均面临极大压力。二是对扩大的执法范围不够熟悉,执法人员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执法培训,且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主动性不强;三是执法人员缺乏相关法律专业背景,入职后的法律培训不够系统、全面和深入,无法有效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有待优化。一是矛盾纠纷主体日益多元、涉及行业领域类型日趋多样现状,调处压力相对较大,需引导他们多学习和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多从经典案例中汲取调解经验,不断提升化纷止争的能力和本领,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二是调解机制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大众对其他方式处理矛盾纠纷不够了解。
十、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讲话,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在执法监管力度上再突破。一是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升执法人员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办案能力,促进公开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加大专项检查、联合检查、案件查办力度,依法履职尽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