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坪山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统一部署,不断强化法治思维,一体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城区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一)强化思想学习铸忠诚。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学深悟透中明确前进方向,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创新学习形式重实效。举办“学习二十大 践行新思想”知识竞赛。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深调研活动。送“法”进社区,宣讲《信访工作条例》,解答社区信访疑难问题;开展结对共建,到辖区企业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实地调研,为企业纾难解困;加强律师、公证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监狱参观学习,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
(三)强化学以致用树担当。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深化“大法务”“大普法”“大调解”“大服务”“大司法”“大执法”六大理念,不断完善全面依法治区和依法治街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法治建设强大合力。
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严格落实理论学习。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做、往心里走、往实里抓。
(二)紧抓法治建设关键少数。联合区纪委监委开展“法治+纪法”法庭庭审旁听活动。印发《2023年坪山区政府常务会议“局长讲法”活动实施方案》。持续推动“述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推动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结合法治坪山“一规划两方案”年度任务,制定《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坪山区2023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坪山区2023年度普法计划》。
(四)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坪山区人民政府与坪山区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是全省首个区级“府检联动”机制。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积极推动政府依法行政。一是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印发《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工作指引》,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二是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11项,重大行政决策听证2项,审查规范性文件20件。三是探索推进政府法律顾问改革,推动政府法律顾问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稳步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印发《坪山区开展作风提升“十大行动”之执法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培训及考试,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推进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二是全市首个探索制定《坪山区行政执法减免责事项清单(第一批)》《坪山区现行行政执法减免责事项清单汇编(2023年版)》。三是试点推动生物医药行业企业合规建设,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合规建设,编制《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行政合规标准工作指引》。
(三)健全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一是加强行政调解。全区17个单位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制定行政调解工作制度、公开行政调解事项清单。二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区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15宗,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案件49宗。三是加强人民调解。深化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枫桥经验”,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打造基层治理“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成立“一站式”基层治理多元解纷中心、党员调解室、律师调解室与社工调解室。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案件3302宗,调解成功3237宗,调解成功率98%。
(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一是推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政策,聚力“双招双引”,吸引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广东华商、广和、晟典律师事务所在坪山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023年年底,坪山区登记在册的律师事务所共25家,同比增长38.9%;执业律师165人,同比增长54.2%。二是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社区法律顾问全年共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5234次,其中法律咨询2443件、纠纷调解1075件、合同审查455件,法律宣传403场,走访调研98次,其他服务760次。三是推进落实法律援助工作惠民质效。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86宗,提供法律帮助和认罪认罚见证1325次,接待来访来电群众咨询5307次,帮助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约4735万元。四是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完善“制度化、专业化、智能化、规范化”社区矫正体系建设,开通全市首个“400”常态化公益心理援助热线,打造线上线下双维度“心”矫治平台,提供高质量心理援助服务。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2023年,坪山区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一是在工作体系上,依法治区统筹协调能力还未完全显现,体制机制建设仍待加强。二是在服务能力上,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公证等法律服务平台需进一步整合完善。三是在法律资源上,我区法治基础仍相对薄弱,高端法律资源稀缺,法律服务行业发展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政治基础。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凝心铸魂坚定信仰。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壮大支部队伍。定期开展“青年干部研修班”,提升青年干部工作能力。三是丰富党组织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
(二)强化统筹协调,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质量。一是充分发挥依法治区办对法治建设的统筹协调职能,进一步深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二是深入研究依法治区工作重点难点,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推动规范性文件制发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五是深化行政复议应诉体制改革,提升行政复议效能。
(三)擦亮司法为民底色,促进法治社会建设效果。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压实法治副校长工作责任,实现实时普法、精准普法。组织开展多样化普法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提升社区法律顾问业务水平。二是实施社区矫正“3+”计划。打造安置帮教“中途之家”,扩大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就业服务、警示教育等“阵地+”创建;强化全流程制度规范合规运转,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等领域“规范+”创建;持续擦亮“心矫治”品牌,推进智慧社矫应用的深度运用,提高对各种风险的预警、梳理、甄别、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智慧+”创建。三是扎实推进区委、区政府“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与汕头市龙湖区、汕尾市陆河县开展结对提升,健全法治建设制度机制,着力打造各自领域的亮点和特色,促进两地法治建设共同提升。
(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一是打造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构建“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信息化新格局。二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商会调解培优培育工作,探索推进“无讼社区”试点。三是打造“扶弱助困 坪援惠民”法援品牌,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增强服务群众实效。四是深化公证便民业务。持续开展公证提存、公证安心贷、带押过户、不良资产处置等创新业务。
(五)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持续深化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推行“1+1+1+n”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模式,推动无党员律所党的工作全覆盖。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批整体素质过硬的法治人才队伍。三是落实法律行业人才扶持政策,招才引智,实现法律资源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形成人才引育留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