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南山区

南山区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深圳市南山区司法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3-12-22 10:0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3年,南山区司法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不断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成效。截至12月4日,局党组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8次,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开展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认真做好述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治建设。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谋划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坚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更加规范高效

  (一)严格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标准。出台《南山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机制,2023年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印发 12件,备案10件,集中清理24件。出台《南山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公布南山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及听证事项目录,严格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流程标准,强化合法性审查及风险评估机制,做到重大改革于法可循、于法有据,不断提高重大行政决策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强化政府法律顾问“保驾护航”保障作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区重点工作,在相关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以及公共资产法律事务、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及其他重大、疑难项目上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协助,积极履行区政府法律参谋助手作用,特别是在“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艺晶公司股权收购事宜”“珠光村城市更新项目相关问题研究”“南苑新村城市更新项目推进工作”等项目中充分发挥合法性审查防范风险和纠纷化解的作用,切实提供法律保障。截至12月14日,共计出具法律意见810余件,为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等262次各类会议准备法律意见。

  (三)提升基层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开展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现状深入调研,出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专题会议、协同联动、案件移送、培训管理等“四项制度”。制定实施《2023年南山区街道综合执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提升大比武活动方案》,举办行政执法业务专题培训班,深度参与市、区“场景式”执法培训,举办行政执法质量提升誓师大会,大力提升街道执法队的专业能力和精神面貌,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铁军。成立“南山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专家咨询指导服务团”,开通24小时热线及时指导行政执法。加大执法案卷季度评查力度,强化全区执法案卷及复议案件执法风险分析,对全区32家执法单位的1334宗案卷进行飞行检查,下发3期案卷评查通报及典型案例汇编。健全行政诉讼应诉指导,运用“一平台两系统”开展执法全方位监督,有效提升全区执法水平。

  三、优化法律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提升

  (一)构建品质法律服务新体系。加大法律服务业“招才引智”力度,联合签署《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聘请港澳籍律师及涉外律师,设立南山首个专业化金融领域商事调解组织,构建与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7大未来产业相配套的高品质法律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招引律师事务所34家,转入前海合作区律师事务所29家,累计引入70余名执业的港澳籍律师,目前,辖区律所229家,执业律师3502名。

  (二)打造对接企业需求新格局。加强与前海法院、产业部门、跨境电商协会等部门工作联动,推进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中外合资律所建设,成立“南山区上市公司法律服务中心”、前海“双创”法律服务中心,依托“深i企”“i南山”等平台,促进涉企法律服务供应端与需求端高效对接,目前“i南山”平台已面向区内57万商事主体,推介南山区229家律师事务所、8家粤港澳联营所、5家外国律所驻深代表处信息。

  (三)拓展涉外法律服务覆盖面。签署《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完善南山区涉外法律人才专家库,举办涉外合规专题法律培训班,依托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和英国懋真、美国布林克斯等外国律所驻深代表处,提供域外法律查明、“法治体检”等服务,更好地对接国际规则,护航企业健康“出海”。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讲座、法律宣传50余次,走访企业超60家,有效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资源联动,公法服务更加优质便民

  (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入贯彻《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建立“庭所共建、庭所联调、庭所共治”“巡区+社区联调”等工作模式。完善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派出工作人员常驻行政审判中心,深化“府院联动”诉源治理,为南山法院和前海法院选任人民陪审员。举办2023年度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调解员队伍调解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二)优化公证便民服务。推行周六公证便民直通车服务,先后为千余名市民提供延时、错时公证法律服务,“公证不打烊、服务不停歇”获得了企业及群众的一致好评。南山公证处积极探索互联网公证服务,获得司法部关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的许可,成为全国第二批具备相关资格的公证机构,现已陆续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业务。

  (三)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原则,有效发挥法律援助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职能作用。今年以来,共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7152人次,接待来访群众 28564人次,提供电话咨询8588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018宗,涉及人数6533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1447.2万元。

  (四)提升社矫监管矫治质效。切实发挥社区矫正治本攻心的作用,将法治监管教育端口前移,以人性化的教育学习方式为导向,开展集中夜间教育课程。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精准心理矫治,提升社区矫正心理介入力度,巩固矫治质效。截至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557人,在册安置帮教对象896人,共计开展4场线上教育学习,服务720人次,72场线下教育学习,服务5040余人次。

  (五)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印发《2023年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安排》,开展学法6次。组织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举办领导干部宪法法治专题培训班,邀请行政法官为全区行政执法部门领导授课。开展行政执法部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法治宣传活动,深入推广《晨曦行动》青少年普法栏目和《在深境外人士法治读本》,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复议工作面临新挑战。自复议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区复议案件量激增,2023年的案件数量已高达561宗,是改革前同时期案件数量的九倍,其中包括大量食品药品安全类、质监类、规土和自然资源类等新类型的复议案件,案件复杂程度较高、专业性较强,对行政复议办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办案经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案多人少的情况也导致我区复议队伍的专业性、全面性、稳定性面临全新考验。

  (二)普法工作仍有提升空间。“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重执法轻普法现象普遍存在。重点人群普法力度仍然不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普法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普法的积极性仍不够高,普法合力不够强。普法宣传形式和内容不够鲜活,普法宣传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形式缺乏创新,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三)推进企业合规建设方面不够全面。尽管在新一代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共性合规问题已开展企业合规能力建设,但未将企业合规的情况运用到其他方面。如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将不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与企业合规建设相结合,未形成与改革创新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民营企业还未达到及时自我纠错,由“事后合规”向“事前合规”转变。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行政复议队伍专业化建设。推动建立专职复议人员人才库。从局机关已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在编人员中挑选法律素养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组建专职复议人员人才库,储备复议队伍后备力量。加强业务指导培训。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授课、以案说法及文书写作经验交流等形式,锻炼案件审理的逻辑思维,提升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提高办案人员专业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化复议精英队伍。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等案情简单的复议案件,尝试推行快审快结机制,尽量缩短审理时间,提高复议效率。

  (二)统筹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完善普法责任清单,推行普法工作清单化管理。推行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区政府常务会议和本单位宣讲本系统的重要法律法规活动,以讲促学;推行初创企业法律帮扶计划,联合相关部门,在初创企业注册时为其提供相关法律宣传服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汇聚同业力量,助推精准普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线上”推行点对点推送、不间断普法;“线下”加大法治文化载体建设,探索在有条件的街道建设宪法法律教育中心,举办南山法治论坛,优化南山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南山普法宣传教育新品牌。

  (三)部门联动深入推进企业合规建设。由区委依法治区办牵头,整合区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工信局等数十家单位力量,出台企业合规制度文件,建立“一案一议”合规监管模式,打造合规宣讲团队,推动企业由“事后合规”向“事前合规”转变。举办涉外合规专题法律培训班,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法律查明、法律咨询等活动。依托“i南山”等平台,促进涉企法律服务需求端及供给端高效对接,持续开展“送法进园区”等活动,以专业化、精准化的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合规体系建设。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