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沙井街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项要求,全力提升依法治街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通过班子会议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个人自学等形式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公职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二是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全年共举办3场领导干部专题法治培训,班子成员集体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文件40多份,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强化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街道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街道层面法治建设工作,根据区统一部署,成立了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和办公室,并同步成立了立法协调、执法协调、司法协调、守法普法协调4个协调小组。目前,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和办公室已实体化运作。四是有效推进依法治街工作。要求各社区党委、各科办(中心)充分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尤其注重在拆除消化违建、土地征拆、群体性劳资纠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重大工作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基层矛盾,妥善处置了西部义乌商场租赁纠纷、海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劳资纠纷等50余宗群体纠纷。五是加强督促落实。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为契机,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考评相关事项,将各项考核任务分解到街道各科办、各社区,以考促行,定期督查,全面促进各部门依法行政。
(二)严格清理规范性文件。对街道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沙井街道办事处或沙井街道党工委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经清理,决定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或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存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情形的《沙井街道欠薪应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13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失效,对《沙井街道建设工程评定分离入围和定标工作指引》等7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对5件有效规范性文件的目录予以公布。
(三)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街道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度,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相关要求全面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沙井街道2021年5宗重大行政决策项目目录事项严格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
(四)落实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任务,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一是全面承接执法事项。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决定》(深府〔2021〕18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深府函〔2021〕213号)等文件要求,全面承接原由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行政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权,由街道办事处以自身名义对外行使,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二是提高执法水平。执法部门通过推行“律师驻队”辅助执法、加强执法业务培训等方式,努力铸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2021年执法部门累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56宗,罚款总金额1136314元,执法积分排在全区前列。
(五)做强做实做优“三调”联动,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做强人民调解。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纠纷3155宗,调解成功3155宗,成功率100%,成功调解了沙一股份公司京基御景珑庭回迁物业5000万元保证金退款纠纷等重大纠纷。二是做实行政调解。各行政调解部门共受理纠纷2038宗,成功调解1697宗,涉案人数3152人,涉案金额4035.9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96.9万元。三是做优司法调解。派驻沙井法庭调解员共受理548宗,成功调解55宗;继续推进司法确认工作,完成人民调解案件司法确认2宗。
(六)盘活基层法治力量。一是有效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驻点律师作用。2021年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3315人次,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80场,在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或培训90场,参与社区人民调解工作632宗,审查合同222份,提供法律意见5宗,协助引导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29宗,协助街道、社区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9宗,处理其他事项 19宗。二是积极提供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和谐。2021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0件103宗(59件是劳动争议案件、1件是交通事故案件),其中个体案件57件68宗,集体案件3件35宗;涉案金额约38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08.5万元,胜诉101宗,有效帮助企业员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三是推行律师顾问制度,提升依法决策水平。街道共聘请广东中熙律师事务所等5家律师事务所作为街道、部门的法律顾问团队,各团队深入参与街道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清理、合同管理、执法规范、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2021年,街道法律顾问参与重大上会议题并出具法律意见727件,出具合同审查意见436份,出席会议76次,举办讲座6次,有效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
(七)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营造法治氛围。2021年共开展普法活动238场次,法律进社区活动210场、法律进学校活动10场、法律进企业11场、法律进机关2场、法律进单位5场,派发法治宣传资料39.93万份、张贴法治宣传海报横幅249条;共开展 22场“以案释法”法治讲座,其中进社区开展18场、进企业开展4场;参与讲座人员960人,发放宣传资料1980份。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法治工作统筹能力有待加强。全面依法治街工作齐抓共管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各社区党委、各部门合力尚未完全发挥。
(二)基层法律人才储备不足。因为编制、经费等原因,法律专业人才待遇不高,流动性大,街道法律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三)依靠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街道有“五多五少”,尤其劳资纠纷、土地开发、工程承包等矛盾纠纷还比较多,需进一步创新方式提升各类主体的法治思维,依法化解矛盾。
(四)公职人员法律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公职人员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治理念有待加强。
三、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社区居民法治意识。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工作,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领导带头、部门重视、人人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普法力度,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不断创新方式积极举办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二)加强基层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执法岗位责任制度,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二是提升大联调工作水平,继续强化街道部门与驻街道单位的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积极稳妥解决基层历史遗留问题和各项矛盾纠纷。三是提高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等各项中心工作的依法行政水平,以法治精神和法律手段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三)提升全面依法治街水平。一是继续发挥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和依法治街办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实体化运作的有效方式;二是发动各社区党委、各部门积极参与四项法治创建活动,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三是注重对辖区居民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引导,畅通法治途径,倡导形成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基层矛盾纠纷的风气。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