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宝安区“八五”普法规划部署及“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根据区委依法治区办《关于开展2023年宝安区国家机关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的通知》的工作要求,结合我街道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自查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普法责任制机制
(一)坚持党委领导,成立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坚持街道党工委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统筹安排依法治街工作,制定了《沙井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成立了包括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在内的沙井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和四个协调小组,依法治街委员会主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党工委成员担任,协调小组成员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整合街道人员、财力、物资等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形成了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长效联动普法工作机制。
(二)加强普法规划计划,明确普法工作重点。制定了《沙井街道关于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沙井街道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2023年沙井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街道各普法责任单位的重点普法任务,统筹指导各单位、社区结合工作职责和特殊时间节点,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法治讲堂等普法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园区、工地普及法律常识,加强各领域、各行业的普法宣传教育,将普法宣传教育贯穿到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应急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劳动管理办)、城市建设办公室等重点部门日常执法办案、工作开展的全过程,为沙井街道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做好系统内学法用法,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升法治能力、法治水平。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法规等列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落实“每周讲法”制度,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将党章、准则和条例等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二是组织领导干部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0年至今,共举办9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主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国家公职人员法治观念、法治使命、法治水平、法治能力。组织国家工作人员进行网上学法考试,历年参考率、优秀率趋近100%。三是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履职情况和推进法治建设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述职工作,实现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推动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德法兼修” ,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二)整合法律顾问资源,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一是推行律师顾问制度。制定了《沙井街道法律顾问资源统筹工作方案》(深宝沙街办〔2019〕61号),不断建立健全街道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和相关配套法律咨询制度,构建街道法律顾问室、部门法律顾问团队、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体系,深入参与街道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清理、合同管理、日常法律咨询、重大上会议题、执法规范、群众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的强大后盾。二是建立公职律师工作制度。制定了《沙井街道公职律师遴选和管理制度》(深宝沙街办〔2022〕17号),动态管理岗位公职律师,及时向区报送每双月公职律师工作进展情况、年度工作总结及年度工作计划。三是落实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自觉维护司法权威,积极配合法院的审判活动,20年至今,沙井街道没有行政诉讼案件。
(三)提升执法队伍法治素养,推进规范文明执法。一是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保障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参加综合法律知识培训时间,必修课40课时、选修20课时以上。二是街道执法部门推行“律师驻队”辅助执法、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计划。驻队律师主导法律咨询、法制审核,确保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程序合法规范。三是开展“以案释法”、案例点评、专题业务培训等法治培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努力铸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三、开展社会普法宣传
(一)盘活现有资源,完善各类普法队伍。一是规范街道“三级普法队伍”建设。构建了由街道法律顾问、部门业务骨干、“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组成的普法讲师团“三级普法队伍”,明确各普法队伍的职责及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讲。注重普法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管理,队伍普法活动开展活跃。二是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普法能效。整合、统筹社区法律顾问资源,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专业优势,针对群众实际问题集中的公序良俗、婚姻家庭、劳动劳务、房屋租赁与买卖、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开展融入性、总结性的普法宣传教育,普法成效显著。三是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发挥社区“法律明白人”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培养群众身边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队伍。
(二)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坚持常态化开展各类普法活动。一是统筹推进全员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宝安区“八五”普法规划、宝安区历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编写了街道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等普法工作指引。着力整合街道各单位人员、物资等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定期组织召开普法专项工作会议、普法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深入学习宣传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质,有效开展执法、司法、管理服务环节的“面对面普法”,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二是扎实推动“法律五进”工作。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和法律顾问,每月开展一次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着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新出台之际,请法学专家对街道领导干部、股份合作公司负责人、相关员工、社区群众等进行授课,解剖分析出台背景、影响及接下来的政策导向。三是精准普法、针对性普法。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日、人民调解月、法律援助宣传月、禁毒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段和节点,联合妇联、市监、沙井法庭等单位开展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普法,20年以来,组织辖区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法治教育、业务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及演练531场,培训41902人次;大力开展平安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禁毒、反恐、反诈、扫黑除恶等宣传活动,派发、张贴宣传资料,发送宣传短信,建立反诈微信群等方式,累计宣传受众人数达119万人次;利用社区大喇叭、LED屏、横幅、海报等多途径,深入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工作,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辖区内生产生活有序开展。2020年以来,沙井街道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70场次,派发资料95.73万份,其中法律进社区活动875场次,法律进学校活动50场次,法律进企业活动122场次,法律进机关活动15场次,法律进单位活动8场次。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及时、规范、透明公开行政执法信息。21年至今,通过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各类综合行政执法信息813条,接受社会监督。有力促进了规范文明执法,整体提升了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了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
四、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
一是持续建设法治文化矩阵。进一步深化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后亭、沙头)、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立讯精密)、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北环路衙边)的示范性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法治文化的渗透力,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和设施,创建更多民主法治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维护优化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四项法治创建活动、形成沙井法治文化矩阵,不断提升法治宣传受众面、强化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二是“以案释法”宣传教育模式。强化街道各普法责任单位的信息联动,及时收集、整理各普法成员单位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和普法经验。精心筛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身边的案例”作为以案释法重点,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增强全民法律意识。20年至今,开展以案释法活动117场。三是线上线下普法并举。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高效开展线上普法活动,将各类普法宣传小视频、小程序转发至物业、业主、社区、商家等微信群进行宣传,有效提高居民法治意识。同时,继续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普法作用,20年至今,报送司法信息54篇,被采纳刊登41篇。
下一步,我街道将以“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要求为导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建章立制、领导带头,整合街道优势资源,形成普法合力;二是强化普法队伍建设,引入义工队伍等社会普法志愿服务力量,加强普法队伍业务培训、管理激励,激发队伍活跃性;三是探索普法创新,积极学习借鉴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普法实效;多措并举,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提升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创建法治沙井新标杆。
特此报告。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