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访谈

您现在的位置 互动交流 > 区政府、部门访谈

家门口就业新图景——开启直通便民可感可及就业服务新篇章

图片资料
嘉宾: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就业促进科科长谭婧雯
嘉宾: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就业促进科科长谭婧雯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主题 家门口就业新图景——开启直通便民可感可及就业服务新篇章
时间 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16:00
嘉宾 嘉宾: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就业促进科科长谭婧雯
主办单位 龙华区
访谈视频  
 
视频加载中...
   (如若无法正常观看视频,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至IE9.0或以上版本。)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市民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龙华政府在线“政务云上见 互动零距离”系列在线访谈节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就业促进科科长谭婧雯,围绕“家门口就业新图景”这一主题,与我们分享龙华区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谭科长,欢迎您!

  谭婧雯: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能够在家门口便捷地找到合适的工作,享受优质的就业服务,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让大家更了解龙华区的就业服务新渠道、新举措。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龙华区正在大力实施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能否请您介绍项目的实施目标和目前取得的成效?

  谭婧雯:省级示范项目是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龙华区作为全省首批十个、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区,深感责任重大。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围绕“稳就业、聚英才、促和谐”主线,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下沉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数字赋能,构建一个阵地更强、覆盖更广、服务更优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市人社局悉心指导下,我们以省级示范项目为总牵引,重点推进了三大任务、八大工程。目前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并成功入选了2024年“中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一是“党建+就业”,阵地体系全面升级。我们依托基层党群服务阵地资源,在全区6个街道建成了12个“龙小跃”就业驿站,构建起以“龙华就业第一站”为桥头堡,以龙华人才园为大后方,以就业驿站、自助求职一体机和海量人力资源机构资源为支撑的“2+12+N”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阵地体系。二是标准化引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统一“龙小跃”视觉标识、服务品牌和活动体系,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内容规范化”,推动就业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服务”发展。三是服务场景创新,品牌活动深入人心。我们全力打造春风行动、惠民就业服务日、周四直聘日、招工夜市等系列品牌活动,特别是创新打造的全市首个直播带岗产业园,累计开展超4000场直播带岗活动,总观看量达6000万人次,招工量超25万人次,开辟了数字就业新路径。

  可以说,省级示范项目为我们系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清晰路径,是龙华打造“家门口就业新图景”的坚实基础。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家门口就业新图景”,这个提法非常形象。具体来说,龙华区是如何描绘这幅“家门口就业新图景”的?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哪些就业服务?

  谭婧雯:“家门口就业新图景”,核心就是让居民在街道、在社区就能便捷地获取实实在在的就业支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阵地就在家门口。刚才提到的12个就业驿站,就是我们精心布局在居民身边的就业服务“便利店”。它们分布在人流密集的社区、商圈,在居民步行范围内,就能找到一个驿站,获取一站式就业服务。同时,我们还成功打造了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服务范围最广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龙华人才园,汇聚了智联招聘、一览网络、华辉、安联、云久鸿等优质机构,覆盖了技术技能、直播、建筑、养老、安保等50多个人力资源门类,成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核心载体,欢迎市民朋友及用工企业前来咨询洽谈。

  第二,服务送到家门口。我们不仅仅是建了驿站,更重要的是推动服务力量下沉、服务资源前移,把服务做实做细。驿站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政策解读、就业帮扶等标准化服务,2024年至今常态化开展各类型龙小跃主题活动共计584场、服务群众13万人次。同时,就业驿站专职工作人员主动摸排辖区内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一对一”的跟踪帮扶,强化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我们还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过渡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以离校就业困难毕业生曹同学为例,大浪街道就业驿站专职工作人员对其持续开展4个月的跟踪服务,通过加力落实“1311”服务要求,多次上门与曹同学及其父母沟通疏导,针对性提供心理疏导、职业发展指导、求职推荐等,先后定向推送5批次岗位,最终帮助曹同学成功入职心仪的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岗位。

  第三,技能学到家门口。提升技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路径。在龙华区工匠培训基地,我们围绕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现代设计等领域,累计开展培训超260场、惠及8800多人次,有效带动全区培训技能人才超6万人。同时,“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持续向街道社区延伸扩展。例如,覆盖各街道设立南粤家政服务站,提供家政护理“培训—考证—推荐就业”全链条服务,年均培训超2000人次。为进一步提升便利性,我们联合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职培机构及优质企业,创新推出“周末充电日”系列技能入门培训,无论你是自由职业者、企业员工还是全职妈妈,都能在家门口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提升课,真正实现“想学就能学”。

  我们努力让居民感受到就业服务不再是遥远的,而是身边的、具体的、温暖的,真正实现“触手可及、精准滴灌”。

  主持人:今年来,数字化手段在提升公共服务体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龙华区具体是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就业服务效率和体验,让服务更加“可感可及”的?

  谭婧雯:确实,数字化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效能的关键突破口。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打造全域覆盖的数字服务矩阵。我们构建了一体化的数字就业服务网络,包括“龙华区公益招聘网”“深圳龙华人资”公众号、“龙华招聘就业服务”小程序、龙华人才直播舱等平台。2024年以来,我们累计举办线上招聘活动387场,服务企业2827家次,发布岗位4.7万余个。二是推出智能便捷的“龙华就业服务地图”。通过将分散的零工市场、就业驿站、自助求职一体机等服务网点“一图集成”。求职者只需打开手机或电脑,就能清晰看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网点、正在举办的招聘会、适合自己的岗位分布,并能一键在线投递简历。三是创新“无感智办”的服务模式。我们在重点区域布设的40台自助求职一体机,链接全区超2000家企业招聘岗位资源,求职者只需“刷脸”即可快速登录,浏览海量岗位并投递简历,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

  这些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让就业服务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心,真正让市民感受到服务就在指尖、就在身边。

  主持人:好的,接下来我们进入网友提问环节。

  网友:就业服务连接着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端。能否请您从供需角度介绍一下,龙华区提供了哪些特色服务和有效渠道?

  谭婧雯:非常感谢提问。服务好就业市场供需两端始终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工作。我们在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直聘快招”活动,具体包括三类精准服务:

  一是“龙情助企”定向对接。通过组织人力资源机构与重点企业定期开展供需洽谈会,广泛开发、链接岗位资源;推出“名企有约 ‘就’在龙华”系列主题招聘,针对退役军人、宝妈、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开设定向专场招聘,实现需求端高效匹配。二是搭建校企合作桥梁。连续十二年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校企对接活动,行经11省31个城市,促成1057家次院校、2547家次企业搭建稳定渠道,达成合作意向2311份,稳定输送各类型人才超10万名,形成“跨区域育人、本地化就业”的良好局面。三是高端人才专项揽储。积极组织辖区头部企业参加“百万英才汇南粤”等高端招聘活动,带队赶赴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精准引进AI算法工程师、机器人开发等高层次人才,填补战略性产业人才缺口。

  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人岗匹配精度。

  网友: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扩容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或挑战?龙华区又将实施哪些针对性措施?

  谭婧雯:当前就业工作确实面临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挑战。尽管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持续存在:一方面,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部分毕业生职业期望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错位,存在“缓就业”“慢就业”倾向;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劳动者技能迭代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失业人员、大龄劳动者因技能更新滞后,与岗位需求形成落差,导致“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积极实施破局举措。一方面是实施重点群体全周期管理。依托省就业一体化平台,结合社区摸排与数据比对,建立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的服务台账,按“人员类别、失业原因、技能水平、就业意向”分级分类,为不同群体定向开展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政策适配等全链条服务,实现“一人一策”精准滴灌。另一方面是强化技能生态链建设。深入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创新实施“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龙华工匠培训基地,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发更多紧缺工种培训项目,打造“培训+就业”直通车。同时发挥政策激励作用。高效发挥好就业补助资金、技能提升补贴等激励政策,宣传并协助企业申请各项援企稳岗补贴、社保补贴、新型学徒制补贴等,引导劳动者积极参与培训,鼓励企业稳岗扩岗、吸纳重点群体就业。

  主持人:非常感谢谭科长的详细介绍和精彩分享!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龙华区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务实举措有了全面了解,让我们看到了龙华区在推动高质量就业、服务民生方面的决心和智慧。相信这些努力必将让更多龙华居民在家门口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稳稳托起大家的幸福生活。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访谈!

  谭婧雯: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服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大家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也欢迎大家关注“深圳龙华人资”公众号、龙华人才直播舱等平台,获取最新的资讯。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