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访谈

您现在的位置 互动交流 > 区政府、部门访谈

智创民治、中心之城”——民治街道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图片资料
嘉宾: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周正
嘉宾: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周正
在线访谈互动现场
在线访谈互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主题 智创民治、中心之城”——民治街道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时间 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16:00
嘉宾 龙华区民治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周正
主办单位 龙华区
访谈视频  
 
视频加载中...
   (如若无法正常观看视频,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至IE9.0或以上版本。)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市民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龙华政府在线“政务云上见·互动零距离”系列在线访谈节目。说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眼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了。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民治街道,正是深圳中轴线上的一片热土——不光是地理位置核心,更是创新涌动、产业腾飞的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民治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周正同志做客演播室,请他来跟我们聊聊民治是怎么以“智创”为引擎、用“中心”为定位,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周科您好,欢迎您!

  周  正:主持人好,各位市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民治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民治街道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在产业升级这一块表现突出。首先想请问,咱们街道是怎么确立“智创民治、中心之城”这个发展目标的呢?

  周  正:其实我们提出“智创民治、中心之城”这个目标,主要是基于民治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民治街道地处深圳市地理几何中心,与五区交会,同时深圳北站高铁枢纽在此布局,有地铁4、5、6号线运行,还有地铁21、22、25、27号线和深大、深惠2条城际轨道也在规划和建设中,整体形成的“7+2+1”的轨道格局正在逐步实现。第二是产业基础好。近年来辖区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金融科技、文化服务等产业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第三是综合实力优势。辖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GDP初步估计超过千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屡创新高;社消零总额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增速均位居全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四年排名全区前列,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服务业营收连续三年占全区比重近一半。正因为有这些优势,我们才提出要以“智创”推动科技赋能、以“中心”强化区位功能,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位、民生高福祉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主持人:说到经济数据,2024年民治街道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超30%,社消零增速超过10%,都是全区第一。请问这些成绩主要是靠什么带动起来的呢?

  周  正:这些成绩确实振奋人心,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带动:第一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辖区的有方科技、天马微电子以及美团优选、美团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民治,2025年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同比增长20.4%;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7.37%。第二是市场主体繁荣活跃。我们辖区累计存续商事主体约15.05万户,规上企业数量四年内增长了2倍,现超过1300家;上市企业、总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数量逐年增加。目前辖区内产出规模高于50亿元的企业有4家(众恒隆实业、中建三局、市政集团、美团优选),上市企业有12家,总部企业2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在持续提升,在今年龙华区发布的各类百强企业榜单中,我们街道有37家企业入选商贸商务金融业百强,23家企业入选外贸百强,14家企业入选工业百强,上榜数量位居全区前列;另有创想三维成功上榜独角兽企业,3家企业跻身深圳行业领袖百强(大鱼智行、汉阳科技、乐其创新)。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力。第三是消费活力持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社消零总额超过280亿元,消费规模稳居全区前列,我们重点打造了沿地铁4号线消费活力带,比如开市客、红山6979、天虹龙购等18家大型商业综合体,消费场景非常多元。

  主持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四年增长了6倍,这一组数据令人瞩目。请问民治在培育这些创新主体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周  正: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我们街道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企业培育体系。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梯度培育机制,从创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让企业一步步成长。其次,我们注重政策的精准推送。我们会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面对面地为企业解读申报要点,确保好政策能够被企业理解、用得上。再次,在企业服务上,我们制定了企业诉求解决“1357”机制,让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来民治后,专心发展,不断壮大。总的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一套“组合拳”,为企业营造一个最适合成长的生态环境。

  主持人:“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可以说是民治最亮眼的名片之一了,连续五年投资规模全市第一。这些投资主要投在哪些方面?目前看到哪些效果?

  周  正:“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的投资主要聚焦在三大领域:一是数字基础设施,比如5G网络、数据中心等。二是产业园区,像深圳北软件产业基地去年评上了首批深圳市特色软件名园,数字创新中心这些产业楼宇也越来越有活力;三是应用场景,比如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的示范项目。初步效果的话,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贡献明显,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一,2024年超过了500亿元,占全区比重近一半。二是产业集聚加速,吸引了徽商银行深圳分行、开市客华南总部、美团大湾区基地、科大讯飞大湾区总部等具有引领意义的重大项目落地。三是创新成果涌现,比如我们辖区企业大漠大智控今年6月打破了无人机编队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低空经济等新业态也发展得非常迅速,全国首个空铁联运项目就是在深圳北站启动的。

  主持人:说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这些都是现在特别热门的方向,民治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布局和成果?

  周  正: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重点打造了“一核两翼”的产业格局:“一核”是以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为核心,集聚了科大讯飞湾区总部等头部企业;“两翼”分别是梅林关数字经济圈和民治数字经济产业园。

  在低空经济方面,我们推进了“三个一”工程:一是建设了低空经济产业园,引进大漠大智控、多翼创新等28家头部企业;二是开通了一批无人机配送航线,美团已经在民治开通了5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约8.7万单;三是打造了一个应用示范场景,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编队表演等领域开展规模化试点。

  另外,我们还在探索把这些新技术用在基层治理上,比如用无人机做安全巡查、市容巡检等等,效果还不错。

  主持人:感谢周科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网友提问环节。

  网友:2025年,民治要聚焦“四大标杆”建设。能否请您展开介绍一下?这“四大标杆”建设有什么具体的路径和目标?

  周  正:好,2025年,我们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北站周边地区为基础,以深圳北软件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二是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以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为主引擎,以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梅林关片区为主阵地,创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典范。以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统筹完善高铁、2条城际铁路、7条地铁线和道路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北站枢纽周边环境和配套服务。四是打造现代中心城区样板。以深圳都市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民治位于深圳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度、市容环境优美度、群众生活便捷度。希望通过这“四大标杆”建设,真正在都市核心区建设中作出标杆。

  网友: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民治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周  正:挑战确实有,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产业空间有限,民治街道辖区面积约29.26平方公里,但实际管理人口超90万人,人口非常密集,产业空间规划较少,工业产业用房比较紧张。二是高端人才还不够,尤其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这些前沿领域人才储备还不足。三是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在争抢新兴产业资源,竞争压力较大。

  对此,我们打算从三个方面着手应对:一是把存量空间用好,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式,争取再释放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二是走差异化发展路线,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赛道,打造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比较优势。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主持人:感谢周正科长的精彩分享!从您的介绍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民治街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清晰思路和扎实行动,相信在“智创民治、中心之城”的引领下,民治街道一定会越来越好。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

  周  正: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民治街道会继续朝着“智创民治、中心之城”这个目标努力,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也欢迎各界朋友来民治投资兴业、安居乐业!

  主持人:感谢各位市民网友的收看。我们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