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访谈

您现在的位置 互动交流 > 区政府、部门访谈

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工村”探索党建引领社工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图片资料
嘉宾: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党委书记黄国航
嘉宾: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党委书记黄国航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主题 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工村”探索党建引领社工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时间 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16:00
嘉宾 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党委书记黄国航
主办单位 龙华区
访谈视频  
 
视频加载中...
   (如若无法正常观看视频,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至IE9.0或以上版本。)
实录内容  

  主持人

  各位市民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龙华政府在线《政务云上见 互动零距离》系列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党委书记黄国航做客我们的演播室。黄书记您好,欢迎您!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和社工村”的基本情况。

  黄国航:

  主持人好,各位市民朋友大家好!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和社工村位于龙华区观湖街道大和社区,面积约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万人,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也是典型老旧城中村。2019年,观湖街道联合龙华区民政局,引进专业社工、专家学者等人才入驻“社工村”,开展专业社会服务。2020年,以全市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我们邀请艺术家、社区规划师、本地居民等参与城中村治理和改造,将城中村打造成“城中景”。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搭建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治理模式。

  主持人:

  好的,谢谢黄书记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大和社工村是一个党建引领社工赋能的基层治理创新项目。请问街道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打造这一项目的?其初衷是什么?

  黄国航:

  建设大和社工村的初衷,源于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华区北站社区视察期间专门了解并高度重视社工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观湖街道党工委与龙华区民政局决定以大和村为试点,充分发挥专业社工在基层治理的联动作用。我们将大和村命名为“社工村”,意在通过党建引领社工助推“五社联动”,社会组织、社工、社区企业及社区居民协同治理。通过阵地建设(社工街、社会服务巷、社治馆、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建设(打造一批社工机构网格包楼服务项目)和主体培育(培育一批益群社、益心社和益学社等公益组织),提升社区党委基层治理引领能力、“五社”专业服务能力和居民自治能力,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工参与的城中村专业化治理新路径。

  主持人:

  好的。我们注意到,“党建引领”是这个项目的核心。请问我们党组织是如何具体发挥引领作用的?

  黄国航

  是的。我们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大和社工村”建设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区民政局和街道加强组织和经费保障,成立社工村治理创新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设计和统筹实施,街道在社区环境打造方面累计投入经费758.16万元,打造“一街一巷一馆一中心”社会治理阵地矩阵,区民政局和街道引入20多家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各社工机构以机构党支部名义,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安排50多名社工志愿者在社工村开展“包楼”服务,固化形成个案服务工作指引和100个经典案例。二是街道党工委加强领导,深化街区改革,构建“街道-社区-街区”纵向贯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街道部门人员、资源下沉社区,整合社区多支治理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亲邻益民服务。三是社区党委强化区域统筹、资源整合,牵头成立党社联席会、居民议事会、书记茶话会、街区治理委员会等议事平台,共召开各类议事会议191场,培育9家社区社会组织并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依托社区328人志愿者队伍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152场,服务居民5316人次,成立社区基金,链接社会公益资源112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公益服务及活动项目。在党委领导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慈善公益资源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主持人:

  在“五社联动”机制中,社工是如何赋能基层治理的?有哪些具体举措?

  黄国航

  社工是“五社联动”中的专业支撑力量。我们通过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老年人关爱、青少年辅导、家庭支持等精细化服务。同时,社工还承担培育社区组织、培训志愿者、链接社会资源等职能。2024年,我们引进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展驻村服务,积极链接政企社、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为社区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签约了深大和深职大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落户社工村,搭建“校-社-村”全市社工的服务交流和产学研平台,为城中村微更新、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提供“社工村”样板和设计支持。我们还邀请深圳市未保中心、龙华区未保基金等多方参与,搭建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救助帮扶服务。2024年3月,第十七届深圳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大和社工村成功举行。通过社工专业赋能,有效提升了社区自我服务和管理能力,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这套机制确实非常系统。接下来,我们进入网友提问环节。

  网友:

  黄书记您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大和社工村”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成效呢?

  黄国航

  成效可以说是比较显著的。第一,社区环境有了明显提升,累计改造提升公共空间12处,新增公共服务面积1284平方米,公共空间不断拓宽,居民生活幸福感增强。通过综合治理基础设施、优化利用空间、组织志愿服务、链接专家学者、募集慈善基金、改善村容村貌等措施,让生活在村内的居民真正感受到了邻里的和睦、贴心的服务、优美的环境和全村大家庭的温暖,获得感满满。第二,激发了居民自治活力。我们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已成立9家社区社会自组织,多方参与社区服务,编织以党建为中心和社工机构、社工和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党群共建“户联网”,开展心理辅导、绘本阅读、特殊儿童帮扶、全职妈妈就业指导等活动;组建一支扎根社区、服务社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队伍规模超过100人,开展“平安益家”系列社区治理活动68场,走进辖区企业、商场等50余处,走访建筑100余栋,上报安全隐患33处,发放禁毒反诈宣传单500余份;实施绿益计划,发动居民共建共治美好家园,成立大和社区绿色环保志愿队,推动城中村环境“微治理”。第三,居民服务更加精细专业。我们建立“街区+社工”服务队伍,其中社工5人,街区工作人员80人,在街区工作嵌入社工服务,通过街区摸排筛查居民需求,针对疑难案件开展个案辅导的服务对接形式,推动专业服务“入户到家”。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供给,推出更多为社区居民量身定做、满足居民需求的优质服务。

  网友:

  最后,想请您谈谈“大和社工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愿景。

  黄国航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社区收集需求,社会工作者专业评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认领跟进,社会慈善资源支持”的模式,完善多元参与工作链,深化大和社工村党建引领专业化治理路径,拓展社工服务领域,推动更多公益资源下沉社区。计划引入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资源,开展托育、养老、心理健康等专项服务。同时,我们也将总结“大和模式”的经验,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样板,为龙华乃至深圳的城中村治理提供“观湖经验”。最后,以大和村的“和”字,对社工村今后的共建共治工作许一个愿景:人人以和为贵。人人让一点,社区大一点;邻里帮一点,关系近一点;专业多一点,烦恼少一点。

  主持人:

  谢谢黄书记的详细介绍。通过您的分享,我们对“大和社工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看到了基层治理创新的无限可能。再次感谢您的到来,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