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C92413C/2021-00171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1-09-15
名称: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10641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9-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10641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09-15  浏览次数:-
尊敬的贾西贝、黄新、谢蔚、周日秋、陈鹏、明亮、钟华代表:

  您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代表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数字化,促进、保障营商环境透明公正、便捷高效的建议》(第20210641号)已经市人大常委会转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秒批、秒报、免证办的建议

  深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瞄准主动、精准、智能政务服务的工作目标,推出“秒批”“秒报”“秒报秒批一体化”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创造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全自动的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从人工审批向数字化智能审批转变。聚焦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实现政务服务从提交纸质材料向电子证照替代转变。

  一是持续推进“秒批秒报一体化”。将“秒报”和“秒批”相结合,在政务服务申报环节实现“秒报”,在受理审批环节实行“秒批”,从而实现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全自动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一方面,建立法人库、个人库、房屋库、信用库、电子证照库等五大基础数据库,汇聚五大类主题数据,成大数据湖,为“秒报”“秒报秒批一体化”提供自动填充和自动推送的数据源,不断完善和丰富数据存储,实现用户申报表单自动填充、申请材料自动获取、审批条件自动比对。另一方面,建设了基于精准身份识别的统一业务办理平台,为业务办理提供刷脸认证、指纹识别等快速身份认证工具。目前,已上线居住证补换领、高龄津贴资格认证等168个“秒报秒批一体化”事项。

  二是基于电子签名、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技术,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企业和群众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粤信签”小程序或“i深圳”政务服务APP,授权调取本单位或本人名下的各类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及其复印件。“免证办”所授权证照的使用、查看全过程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整保存,形成可追溯、防篡改的用证信息链。目前,“免证办”已实现393种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覆盖全市5388个政务服务事项,占具有申请材料的政务服务事项80%以上。实体证照的电子化替代,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关于政策算法化的建议

  202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打造“深i企-企业精准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努力实现企业诉求“一键提”,政府部门“速反馈”,扶持政策“一站汇”,精准服务“更匹配”。目前,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正会同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抓紧推进“深i企”平台二期建设。一是推进涉企数据汇聚。在市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深i企”建设工作专班,强力推进政务数据联通,目前已联通工信、社保、统计、市监、税务、科创、卫健等政府部门的部分公共数据,并依托涉企数据,建立企业标签库。二是实现政策服务“标准化”。从政策发布、解读、申报三方面九维度构建标准化体系,对全市涉企政策进行精细化、结构化拆解,创新推出政策计算器,帮助企业智能匹配政策、估算扶持金额,目前正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试点单位,待成熟后将逐步扩展至所有涉企政策,并积极探索建立“深i企”平台政策首发机制,推动各涉企部门在“深i企”集中发布、解读、宣传、申报和兑现政策。三是实现“政策头条”功能。一站汇聚国家、省、市、区26115条涉企政策,通过对政策多维度打标签和提炼核心关键条款等方式,结合企业订阅和阅读习惯,做到政策精准推送和主动提醒。目前,相关功能已在“深i企”818公测版本中上线。未来,平台将进一步树立用户导向,持续迭代完善平台功能,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及企业用户体验,“深i企”正式版本将于11月1日对外发布。

  三、关于免申即享、一键兑付的建议

  为落实“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让惠企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理念,探索政务服务“主动兑现”“免申即享”,通过各部门数据共享,比对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服务对象,推动政策服务由碎片化向整体性、审批型向普惠型转变。龙华区已试点推行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首批服务事项涉及7个部门15项事项,涵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助类、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等,惠及13万余人和2000余家企业,推动深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推广政务服务“主动兑现”,推动部分高频事项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四、关于一秒七办的建议

  近年来,深圳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从“秒批”(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办理业务量和社会效果出发,深入推进“秒批”服务,不断拓展智能审批新模式。截至2021年7月,已累计实现“秒批”事项336项。其中,“自然人股东企业登记”“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等一系列破难题、见实效的政务服务“秒批”事项极大地减轻了街道窗口人员工作压力、减少了群众办事等候时间,切实为办事企业和群众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对一些暂无法实现格式化数据填充和推送,仍需手工录入业务数据的服务场景,我们积极应用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自动读取技术,加快非格式化数据快速录入。龙华区在“智慧龙华”大数据平台引入OCR智能服务组件,通过API接口调用的方式在龙华区政府电子政务工作流程中引入OCR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鉴别、手工录入方式,以实现精准认证、快速登录、准确审核的目的,从而提升政府的办事效率,调整和优化老百姓和企业的办事流程。OCR智能组件具备身份证识别、行驶证识别、营业执照识别、税务证明识别、国家高新证书识别、商事主体备案信息页识别、专家意见明细表识别等15类场景的识别能力,将各类申请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证明和报告通过拍照或扫描的方式上传至线上,各种文件通过对应独立的OCR识别模块快速、精准识别证件上的关键信息。同时项目申请后的评审结果也可以通过OCR技术实现与申请信息的快速匹配和核对,简化整个申请和审核的过程,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关于最多填一次表、最多验一次证、最多报一次数的建议

  近年来,深圳从需求侧出发,通过优化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把原先需要跑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办理的事项,转变为线上一个平台、线下一个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一次办”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实现申请人办一件事,只需一份指南、一次申报、一套材料,实行一口受理、一口出证,把“多次填表、多个流程、多次跑动”转化为“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次领证”,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优办”转变。例如,聚焦外籍人士来深工作迫切需求,打造“外国人在深就业居留事务中心”,通过将外籍人士需求侧“一件事”与政务服务供给侧“一次办”有效结合,率先把“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两项业务整合,实现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业务六个“一”,即“一套材料、一套表单、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突破性地把两个职能部门“一站式”办公的“物理空间融合”升级为更高层面的“全面深度融合”。目前,已推出“我要为小孩上户口”“我要去澳门旅游”“我要提取公积金”“我要开饭馆”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2039个。

  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1年8月25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