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C92413C/2020-00053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0-09-23
名称: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第20200267号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9-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第2020026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0-09-23  浏览次数:-

尊敬的王海龙,刘昕,杨乐,卢金炮,黄泽锋,刘凌,赵宁,李晓桃,李勇,杜屏,田伟琴代表:

  您在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提出的代表建议《关于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的建议》(建议第20200267号)已经市人大常委会转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管理职能,为政务服务创新提供支撑”建议

  近年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在网上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站)为中枢,以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为骨架,连通各公共支撑平台和各审批部门业务系统的“一体两翼多系统”数字政府格局。深圳市网上办事平台在2017年即已基本实现了与全市各区各部门业务系统全面连通,除使用垂直系统外的政务服务业务办理基本实现了系统全连通、数据全流动。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实现“应进必进”,全市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使用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受理业务,除使用垂直系统事项外,区以下全面实行统一审批系统办理业务。在系统连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数据汇聚和信息共享。深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连通了10个区和76个部门,汇聚了人口、法人、房屋、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数据资源超过253亿条,形成了包括2229万人口、421万法人、1499万间房屋、2080万张电子证照等在内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日均数据交换量超过1700万条。系统连通、数据汇聚,为“一网通办”快速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协同和智慧政务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深圳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100%,99.92%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4.0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次跑动。另一方面,深圳独创的“秒批”事项已达到212个,“无感申办”事项达到196个。网上办事、电子审批现在已经成为深圳人办事首选,“秒批”、“无感申办”已经成为深圳政务服务的名片,引领政务服务改革的方向。统一移动政务服务平台“i深圳”已接入1个中直单位、39个市级单位、10个区政府的7683项服务以及29类电子证照,全市95%以上个人事项和70%以上法人事项可以在“i深圳”上办理,实现了政务服务应接尽接,线下能办的掌上也能办,PC能办的手机也能办,做到“一屏智享生活,一号走遍深圳”。

  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优化双管齐下,着力突破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瓶颈,拓渠道、转方式、优服务,进一步实现优流程、简环节、减材料、压时限,让人民群众办事更方便,让深圳营商更优化。

  一是进一步优化服务渠道,增强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推广以网上办事为主、实体窗口为辅的服务模式,加强PC端、移动端、自助终端,以及实体窗口的业务融合,推动更多业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推动更多业务往掌上迁移。二是重点推进以“秒批”、“无感申办”为代表的智慧政务建设。今年继续推广高频“秒批”事项100项以上,高频“无感申办”事项100项以上,加快结构化数据和自动化数据比对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的应用进程,加快实现数据对材料的替代、数据比对对人工审核的替代。加快推进数字化审批的制度建设,为数字化审批提供制度支撑。三是进一步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平台融合、业务融合。进一步完善身份认证平台建设,让身份认证更便捷、更安全;加快推进电子签名平台和电子印章平台建设,为网上办事签名盖章提供支撑;进一步完善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优化电子证照签发模式,探索电子证照统一码;进一步完善物流平台、支付平台等支撑平台建设,为网上办事提供更多工具支撑。基于一体化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加快推广“一件事一次办”等便民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办事更简单。

  二、关于“整合优化终端一体机,提升办事群众体验感”建议。

  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为市民提供的自助服务终端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为公安自助服务终端、社保自助服务终端、公积金自助服务终端、税务自助服务终端、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终端和综合自助服务终端。为解决自助服务终端种类多、服务少的问题,我局一直致力于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建设。综合自助服务终端除了能办理无材料提交的业务,还配置了材料收发柜,可自助办理需提交材料的政务服务。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亦可在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办理。截至2020年5月,全市已部署404台综合自助服务终端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行政服务大厅,接入了包括计划生育证明办理、深圳市户籍迁入指标卡、无犯罪记录证明、不动产查询、社保查询等31个部门的850项行政审批业务及53项便民服务,系统上线以来访问量已达到 75万次。

  今年以来,我局推动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实现功能再升级、重复再利用。进一步加快推进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工作,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自助服务终端整合,一是以综合自助服务终端为基础,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快整合现有自助服务终端。第一批已完成社保业务整合。第二批积极推进国垂、省垂自助服务事项接入,逐步推进税务、营业执照打印等涉及专网和专业设备的服务纳入综合自助服务终端。第三批推动公安自助服务整合。为解决公安专网与政务外网的网络传输问题,在对公安三个警种自助服务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将不涉密和不涉及公安内部数据,能迁移到政务外网办理的事项迁移到政务外网办理并接入综合自助服务终端,进一步扩大综合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覆盖面。

  下来,我局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部署,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推进我市自助服务终端整合。

  (一)加强自助服务终端建设统筹规划。一是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趋势,重新定位自助服务终端的服务功能,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办事需求出发,充分研究自助服务终端供给模式,与行政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政务服务应用等其他政务服务渠道实现优势互补、统一协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二是按照集约化建设思路,制定出台统一标准规范,为自助服务终端的设计、生产、部署、应用、利旧、管理和运维提供依据,建立清晰明了的自助服务终端布点规则,规范推进自助服务终端向基层覆盖。三是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我市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实施方案,优化明确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和专业自助服务终端的关系,实行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加强各部门专业自助服务终端的升级复用。

  (二)推动自助服务跨网络、跨区域一体化办理。一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积极争取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公安厅支持,积极推动政务外网与公安网和金税三期实现网络连通,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推动相关事项接入综合自助服务终端。二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广东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联合周边兄弟城市,积极推动大湾区内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服务,实现自助服务跨市办理。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0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