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海关今年前5月为企业减免税款6.4亿元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0-06-09 13:5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海关昨日透露,面对疫情不利影响,该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稳投资、保基本民生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措并举持续释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红利,维护地方外贸经济发展稳定。今年前5月,该关为企业减免税款6.4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受惠排名靠前的行业主要涉及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科技创新及高等教育和农林牧渔业等民生产业。

  疫情期间,为方便企业申办减免税手续,深圳海关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多次开展减免税政策宣讲活动,并对外公布海关业务咨询热线,设置专人专岗实行“一对一”政策解答,通过远程视频开展重大项目现场调研,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今年以来,该关已受理审核重大项目4个,拉动投资总额达410亿元。

  为解决TCL华星光电更名期间减免税货物通关问题,该关为企业量身定制集团财务担保试点便利措施,保函办理时间较银行保函压缩近九成,为企业释放资金4300万元,帮助其过渡期内400余批次减免税货物顺利进口。前5月,TCL华星光电共减免税进口商品货值34.7亿元,减免税款1.1亿元,担保金额4.25亿元。

  同时,深圳海关推动深圳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等三校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列入教育部免税资格名单,今年以来,上述四所高校已减免税进口科研设备货值5069万元,减免税款680万元。该关优化推广关区免税进口科研设备流动监管模式,在确保科研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移动和携带实现关区范围内免税科研设备的流动使用,进一步扩大了科研设备的使用范围,提高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便利科研机构开展学术研究与技术研发。

  截至目前,这些措施已惠及南方科技大学等12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涉及免税科研设备货值6066万元。相关措施被深圳市列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2019年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海关总署将其备案列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举措。

  同时,深圳海关不断优化粮食作物、种子种源与远洋渔业减免税办理流程,实现海关业务“零延时”办理,确保免税民生物资快速通关,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截至5月底,深圳关区共进口民生减免税物资货值3.97亿元,减免税款4673万元。

news.gif

深圳海关助力大湾区科创产业发展

  科研设备进口免税流动,疫苗研究实验物品进口“绿色通道审批”。深圳海关日前透露,该关结合行业产业需求,推出了覆盖5G技术研发、生物科技研究、疫苗研制等多个科技创新领域重要项目的举措,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及时纾难解困,促进科研要素高效顺畅流通,为深圳加快“双区”建设提供科技创新支持。

  据悉,针对许多高级认证科研企业特殊物品进口需求大、通关时效要求高的实际情况,深圳海关对低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批,分批核销”,高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一次审核、多次采信”,同时推出预约办理服务,开通进出口特殊物品检疫审批“绿色通道”,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时限缩短1/2。今年截至5月20日,深圳海关已完成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440批次,有效保障疫情期间病毒检测试剂等重要研发项目稳步推进。

  南方科技大学加大进口科研设备,但在开展科研时常常面临设备流动不便等困难。深圳海关了解情况后,结合现有政策条件,提供“量身定制”服务举措,将原审核制变为报备制,同时开通网上无纸化办理渠道,可足不出户线上申报;报备信息通过后,相关科研设备即可按需流动。同时,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共计11家教学或科研机构受惠此项改革红利,涉及免税科研设备货值843万美元;仅今年以来,就实现流动共享免税科研设备9批次,涉及货值205万美元。

  据介绍,深圳海关在符合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前提下,允许部分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等单位进口货物按照捐赠物资进口的模式进行监管,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目前,深圳海关已通过上述模式为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办理2批进口科研物资免税手续,货值47.03万美元,减免税款共计48.47万元人民币,有效促进免税科研设备跨境流动。

  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参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落实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实施更加便捷的通关监管措施。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