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动态

陆丰脱贫“圳”当红,竹湖村文化复兴路上的“乐章”

信息来源: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 信息提供日期:2021-04-16 16:2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根据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定点帮扶村任务分配,深圳派驻汕尾陆丰扶贫工作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对口帮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连日来,南方+记者走访深圳对口帮扶陆丰52个已脱贫出列的相对贫困村中的25个村子,推出系列报道,呈现陆丰脱贫户的美好新生活,记录他们摆脱贫困的故事。

  深圳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罗湖区总工会对口帮扶村——竹湖村

  村里小学开展文艺汇演,多类节目登台亮相;村里基础设施完善,全方位提升服务档次,一幅生态宜居、充满生机的新农村景象展现眼前……

  嘹亮的歌声、激情四射的舞蹈、跆拳道、群口快板……竹湖村竹湖小学校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学生们都在积极练习,文化元素浓郁,掌声、喝彩声不断,学生们在校园饱尝精神文化大餐。

  “这些以前难以想象的事,却在竹湖村这个村子频频上演,得益于我们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指示精神的有益尝试,也是一个良好开端。”谈起竹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吴志敏感慨万千。

  在城市里已司空见惯的艺术表演,对一个刚脱贫出列的相对贫困村、条件缺乏的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件“奢侈品”。正是深圳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罗湖区总工会开展的“新素质”教育提升行动,为这里的孩子在课堂之外打开了另一扇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志敏告诉记者,单从物质上帮扶,很难从根本上使竹湖村脱贫。经过帮扶单位班子和党委深入研究,决定在做好双精准扶贫各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发挥帮扶单位在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从竹湖村下一代的成长教育入手,在竹湖小学全面推行新素质教育提升行动。

  驻村工作队利用帮扶单位系统的名师资源、文艺资源、体育资源和阅读资源,在竹湖小学开设阅读、合唱、舞蹈、美术、书法、曲艺、球类、跆拳道等兴趣班,帮助他们实现精神脱贫,切实让知识改变孩子命运,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实现扶贫成效可持续化发展。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驻村工作队加强村子产业扶贫项目规划, 在2018年,以合作社+基地+农业公司+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竹湖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村里调出86亩集体沙坝地,帮扶单位出资开发,成立蔬菜种植实验基地,作为竹湖村农业主导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的种植基地。该基地全部实行绿色种植技术,春季主要种植青菜,夏季种植红薯和芝麻,秋冬季种植萝卜,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2019年又开辟竹湖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二种植基地,重点种植玉米等作物。竹湖村蹚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路子,形成了一套最直接有效的扶贫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值得一提的是,帮扶单位还相继组织开展“精准扶贫”系列活动。每年邀请本地企业在竹湖村开展“精准扶贫、送岗进村”等现场招聘会,进一步帮助竹湖村民实现就业,推动搭建就业平台。

  据悉,竹湖村2020年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万元。(来源:深汕帮扶)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