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招商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履行法治政府责任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招商街道坚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党对街道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全面依法治国方略贯彻落实到基层,招商街道于10月19日召开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建立依法治街委员会,并通过《中共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等相应制度的建立。
(二)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积极贯彻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区委依法治区办部署要求,党政主要负责人将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法内容,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工作常态化。
(三)强化法律服务力量配置。一是充分发挥街道法律顾问在合法性审查方面的作用,今年以来,街道法律顾问审核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共639份,制定并实施街道货物类及服务类、街道建筑工程类合同模板,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二是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今年共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873次,法治宣传33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4份,调解社区居民纠纷68宗。三是持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2022年街道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共3宗,其中劳动争议案件1宗;解答法律咨询261人次。
二、多措并举改革创新 取得法治建设新成效
(一)规范信访法治建设。在全区率先打造具有“招商模式”的街道平安建设中心,完善街道-社区组织架构,强化三级阵地建设,进行力量整合和功能分解。实行首问负责制、吹哨报到、协作配合、上下联动、风险研判、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形成惠琴人民调解工作室、巡回劳动仲裁庭等综合治理资源力量一体化的招商特色。今年以来,街道平安建设中心接待群众来访人数633人,受理案件347宗,已办结337宗,结案率97%,网上信访案件1407宗,已办1391宗,接访来电2807个。
(二)发挥“惠琴调解工作室”模范引领作用。惠琴调解室立足招商,以南山区委改革办推广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项目为契机,探索省级基层调解员队伍建设新样板,拟编撰基层调解员提升课程教案。迄今为止,已成功化解了123多宗重大群体性案件,涉及金额近6734余万元,涉及人数2839人,调解成功率100%。
1.注重诉源治理,聚焦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的“招商模式”。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领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聚焦发挥资深调解员扎根基层、熟悉社情民意、受群众尊敬爱戴等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先天优势作用,探索形成“惠琴人民调解工作室1+2+5+N工作模式”。
2.注重经验复制,研究并编撰《深圳基层人民调解“招商模式”——惠琴调解室经典案例汇编》。为更好总结并复制推广资深调解员的成功调解经验,总结并编撰了《深圳基层人民调解“招商模式”——惠琴人民调解室经典案例汇编》,类型包括劳资纠纷、工亡、合同纠纷、物业纠纷等12个典型案例,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3.注重人才培育,形成以惠琴人民调解工作室为基地的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梯队培养。为不断推动基层人民调解员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发挥惠琴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基层调解员队伍培养方面的带头作用,完善调解员队伍培养机制,建构基层调解二级梯队,制定《招商街道调解员队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招商街道调解员工作手册》,以“资深调解员+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专业律师”相结合的“师承队伍”,通过“强带弱”“老带新”等跟岗、轮岗方式培养一支更高素质的“招商特色”调解员队伍。
4.注重多方参与,凝聚基层治理的共治共建力量。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精神,发挥个人调解工作室作为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有效延伸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包括区域内的社会组织、社会贤达、楼栋长、党员代表等)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和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
(三)建立“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今年以来,街道调委会已完成17宗司法确认。
(四)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的作用。通过“惠琴调解室”以老带新工作模式;律师专业解读《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法律条例;劳动仲裁庭庭审观摩等方式,社区调解员增强了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理解,以此提高调解专业水平。截至目前,街道和社区共调解323宗案件,涉及金额约7839万元,其中313宗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约为97%。
(五)继续探索巡回庭工作模式。招商街道巡回劳动仲裁庭落实司法为民和诉讼便民利民原则,实现“家门口”解决矛盾。今年以来,街道巡回劳动仲裁庭共开庭18次,涉及金额约114万元。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一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共出动巡查人员120人次,出动车辆28车次,排查学科类培训机构75次。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实行“大城管”责任包干制度,划分为北片区、南片区,自贸片区内市场监管实施全领域负责。采用“人管+技管”工作方式,将辖区内11个社区划设为11个责任片区,各由1名执法员责任包干,利用设点打卡、数字化指挥平台、执法记录仪等智能化手段,对辖区内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立整立改。三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每月由驻队律师整理指导案例,并开展执法事项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性与规范性。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等,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二)推进执法培训常态化。通过常态化执法培训,队伍管理职业化,执法过程专业化。我街道执法队今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187次,清理整治“六乱一超”16559宗,立案175宗。受理投诉案件2310宗,接待回复来电6513条。处理各级卫片263宗,拆除消化违建1.881万平方米,年度完成率143.15%。罚没经营主体及个人金额47万余元。完成食品药品抽检5993批次,排查食品药品主体2715家,清除无证(无照)商户161家,宣讲政策法规4640次,引导商户办证83余家。
四、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一是与其他部门合作开展进校园活动,通过法律小知识问答、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开展禁毒普法宣传活动。二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拟在宪法宣传周开展“学校模拟法庭”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律进校园,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维权工作。
(二)推进法治宣传进社区。一是在人民调解月等法治宣传重要节点,各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积极向辖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二是开展仲裁庭审观摩暨以案说法普法宣传活动,仲裁员以劳动争议案件为例,提高社区调解员和企业法务对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三是社区配合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扫黑除恶普法宣传讲座,加强了群众对黑恶势力的辨识度,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
五、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个别社区调解员专业性不强。随着群众诉求平台的普及应用和群众诉求途径的增多,街道和社区调委会接收到的各类案件数量也较以往呈倍增。个别社区调解员未受过相关培训,在调解过程中多是依靠其自身经验,
(二)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有待改进。由于各部门的主体责任有差异,存在沟通不足、协作意愿不强的现象。街道将继续加强与法院、公安、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针对区域性、行业性矛盾纠纷问题建立专门联席调处制度,研究形成专门化针对性调处模式,提高人民调解效率。
六、下一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打造一支有梯次、专业化、具有“招商特色”的基层治理调解员队伍。为了发挥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在法治中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招商街道将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为目的,以“惠琴调解工作室”为基点,建设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基地,组建以赖惠琴为首的讲师团,聚焦打造一支有梯次、专业化、具有“招商特色”的基层治理调解员队伍。
(二)继续完善社矫工作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广东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和规定,结合招商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继续完善《招商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争取实现动态人员调整,在行政编制的配备上尽量与执法案件数量对等。联动律师团队制定工作指引;建立老带新业务骨干1+1搭配管理片区工作模式;加强心理疏导及后勤保障;完善AB角工作机制。